南方財經全媒體 資訊通研究員崔海花 綜合報道 11月24日,萬得醫療服務板塊大漲2.49%。拉長周期看,醫藥服務子板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持續強于醫藥大板塊。
個股上看,11月24日,蘭衛醫學大漲20%,陽光諾和、九洲藥業分別收漲5.26%、5.12%。
行業快速發展、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行業快速發展。2010年至今我國衛生總費用CAGR達14.5%,發展迅速;近年來公立醫院檢查費用增速持續快于藥品增速。
行業需求旺盛。受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慢性病患病率提升影響,行業需求長期增長。
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重為5%,遠低于美國17%、日本11%、德國11%;然而我國藥品消費占衛生費用占比高大38%,遠高于日本20%、德國14%、美國12%。
政策持續支持推動行業發展
政策持續支持分級診療和醫聯體體系建設,及全國老年醫療護理服務發展。11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推廣三明市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經驗的通知》以及《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民營醫療服務、康復賽道形成利好。
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
醫療服務板塊三季度業績表現,在醫藥大板塊中較為亮眼。2021前三季度營收增長37.35%,歸屬凈利增長59.57%;
受益于業務快速發展,醫療服務板塊毛利率及凈利率提升明顯。2021前三季度銷售毛利率提升了2.53%至38.96%,銷售凈利率提升3.18%至16.42%。
對醫療服務板塊進一步拆分,CXO板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CXO板塊在去年高基數背景下仍然保持快速增長,2021前三季度營收、歸母凈利增速分別為42.63%、49.24%。
個股歸母凈利增長看,2021前三季度,藥石科技(+210.79%)、美迪西(+142.06%)、九洲藥業(+97.65%)、昭衍新藥(+72.76%)、博騰股份(+50.92%)等表現靚麗;
單三季度,泰格醫藥(+64.80%)、博騰股份(+35.32%)、康龍化成(+53.26%)、昭衍新藥(+76.76%)、九洲藥業(+80.39%)等延續高增長態勢。
配置策略
湘財證券:短期看,醫保談判落地預期藥品降價幅度比較平穩,醫療服務板塊短期壓制因素解除,有利于鼓勵醫藥創新從而利好“創新藥”產業鏈;長期看在醫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之下,醫療服務板塊成長性較好且具有政策免疫屬性,醫療服務板塊高景氣持續。
開源證券:繼續擁抱賽道價值高、有較深護城河、商業模式被證明成功的標的,低估值可遇不可求,應拉長時間維度去衡量公司成長性。
愛爾眼科(300015.SZ):①我國最大規模的眼科醫療機構,目前公司體內+集團共有眼科醫院超600家,擁有眼科醫生和視光醫生超8000名,為國內行業龍頭;②三季度因疫情業績承壓,長期成長仍有確定性:2021三季報營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35.38%、29.59%;毛利率不斷上升,盈利能力持續改善;③推進戰略新規劃,加快醫療網絡布局。公司三季度完成5家醫院的股權收購,合計花費3.27億元,不斷提升公司診療網絡的廣度、深度和密度。
通策醫療(600763.SH):①國內第一家以口腔醫療連鎖經營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上市公司;②公司費用率穩步下降,規模效應突顯;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47.96%和33.01%,穩步上升;③始終踐行“區域總院+分院”模式,四大業務均穩步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種植、正畸、兒科、綜合分別實現營收分別同比增長46.49%、37.89%、41.64%、41.65%。
金域醫學(603882.SH):①以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為核心的高科技服務企業;②常規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新冠檢測持續貢獻業績增量;③規模效應和收入結構優化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三星醫療(601567.SH):①三星醫療以重癥康復為特色,與綜合醫院有效協同,ICU+康復+高壓氧多學科合作,形成了可持續拓展復制的模式;②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康復需求的持續增長,公司有望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偉思醫療(688580.SH):①康復醫療領域龍頭企業,是少有的在電刺激、磁刺激、電生理、外骨骼機器人以及醫美射頻、激光能量源設備等領域擁有大量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②公司不斷迭代核心產品并積極布局康復機器人和醫美能量源平臺等多元化市場,具備較強的行業競爭能力。
藥明康德(603259.SH):①全球領先的制藥以及醫療器械研發開放式能力和技術平臺企業;②傳統業務驅動業績快速增長,產能擴張保障未來業績。目前公司共有37個商業化、47個臨床III期、235個臨床II期、1229個臨床I期及臨床前期項目;③CRO與CDMO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端到端”的研發服務平臺優勢,在能力和規模方面為客戶賦能,有望實現全線業務的全面增長。
(報告來源:國泰君安、開源證券、湘財證券、中信證券)
(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