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媛媛 上海報道
根據21世紀資本研究院數據,2021年,分析師離職最多的前三家券商分別是方正證券、安信證券、天風證券;分析師入職最多的前三家券商分別是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海證券。
2021年分析師離職人數、入職人數排名前五的券商
數據來源:證券業協會,僅計算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一列數據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海證券,這3家券商是2021年入職分析師排名前三的券商。而業內所共知的是,中金公司自從2020年返回A股上市、融了一大筆錢后,開始大力擴張公司人員規模,這已經是其大舉擴張團隊的第二年。
中信建投則是一家最早以投行業務在市場中闖出一片天地的黑馬,在投行業務發展得不錯之后,公司規劃了“全業務線、全產品線服務好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客戶”的戰略部署,而服務相關客戶,需要公司有足夠的投研力量,因此,其研究所近兩年在市場上大力挖掘明星分析師也早已聲名在外。
國海證券的分析師大量離職,則與原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攜“大部隊”加入有關。新領導的加入,必然意味著一波新老更替。
而除了本土券商外,已經獲批的外資券商們如摩根大通、瑞銀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星展證券等,在其投研業務的布局上也加快了腳步。
外資券商發力投研業務
整個2020-2021年,是外資機構們乘著金融開放的東風,實現對合資券商控股、或是新設100%控股券商后,對投研業務開始布局的時間。
至2021年末,市場上已存的外資控股券商共有9家,分別是:高盛高華證券、瑞銀證券、瑞信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匯豐前海證券(港資控股)、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摩根大通證券、大和證券、星展證券。
目前,上述券商的從業人員們也在證券業協會上正式備案。
從整體備案情況來看,外資券商們布局投行業務要早于投研咨詢業務。
例如,9家外資控股券商中,只有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目前沒有協會備案的投行保代人員,而其它券商都已經有保代人員備案;但在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備案方面,高盛高華、瑞信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大和證券等4家券商均沒有注冊人員,這表明上述4家券商或選擇優先發展投行業務。
具體來看各家外資券商的投研業務。其中,由于瑞銀證券和匯豐前海證券在此前內資控股時期,就較為重視發展投研業務,因此也是目前備案分析師最多的兩家券商。
其中,瑞銀證券備案分析師43位、匯豐前海證券備案分析師28位。
摩根大通是另外一家重點發力投研業務的外資券商,目前,其協會備案分析師共有24名,投行保代為10名。
摩根大通主要是在2020年備案了大量的分析師,或得益于其早前的布局準備。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們主要是新近備案,這其中包括新招的應屆生,也包括此前就職于相關機構但未正式在證券業協會上備案的分析人員。
此外,摩根大通還更傾向于從具有外資文化的券商招聘分析師,其“挖角兒”的友商包括瑞銀證券、匯豐前海證券、中銀國際證券。對比之下,從本土券商跳槽至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并不多,而且更多是出自行業排名靠前的券商研究所,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申萬宏源。
野村東方國際與摩根大通一樣,主要的分析師都在2020年完成入職招聘。同樣包括一些新近備案的投研人員,亦包括從瑞銀證券、中銀國際等具有外資券商文化的機構招聘分析師。
而2021年開始充足分析師團隊的星展證券,則顯得更希望融入中國本土券商氛圍。目前,星展證券的備案分析師共有5位,均是在2021年入職,且其中四人都來自國內中型券商,包括:浙商證券、申銀萬國、天風證券、安信證券。
而上述4家券商,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亦有各自的問題,例如安信和天風,是2021年分析師離職人數排名行業前三的券商。這或說明,想要融入本土氛圍的星展證券,其實際對業內分析師的吸引力相較摩根大通要弱一些。
外資(港資)控股券商分析師、保代備案情況
數據來源:證券業協會,僅計算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一列數據,數據截至2022年1月20日
從買方重回賣方
在證券分析行業,對不少券商分析師來說,最后的歸宿都是走向買方——也即去公募/私募/資管、或者甚至自己獨立出來“單干”,去做投資業務。
但在2021年的分析師遷徙路徑中,我們發現有一些券商資管(買方)的分析師,倒流回去券商(賣方)研究所。
例如曾經因離開證券行業,加入實體公司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的分析師李躍博,幾經輾轉,于2021年回到財通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
2019年,時任興業證券社會服務行業首席、新財富上榜分析師李躍博,加盟了復星集團,擔任復星國際集團總裁高級助理、副CFO。據彼時媒體報道,同時她還將擁有公司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投資者關系總經理,戰略部聯席總經理,經濟與產業研究院院長頭銜。
彼時,這位美女分析師的高調跨行,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那段時間也是賣方分析師們一個集體的轉折點——因2018年方正證券分析師在新財富評獎過程中拉票產生的負面輿論,導致當年監管叫停的新財富評選,表現為證券業協會宣布退出新財富評選、行業中30家券商亦宣布退出相關評選——當年的新財富分析師評選暫停一年,讓很多分析師對未來的前景擔憂。在此后,有券商選擇了投研業務的整體轉型,有券商在內部的薪酬、升職評價體系中降低了新財富排名上榜的權重,而行業中的不少分析師們,仿佛看不到這個職業未來的出路。
也許是因為這一背景,明星分析師李躍博,在2019年便高調加入了頭部商業體復星國際。
但回過頭來看,這似乎是一個“錯誤”的選擇。2020年,以螞蟻金服暫停上市為關鍵節點,此后,不少民營頭部商業體,都在后續發展中,都不是那么順利。
根據證券業協會備案,2021年6月,李躍博重回券業,加入了德邦資管;隨后2021年12月底又跳槽,離開買方,加入了財通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
加入德邦資管后,李躍博的跳槽行動并沒有引起市場的關注。鮮有媒體報道其具體分管什么業務、或是發行了什么產品,不過從入職半年即跳回賣方的情況來看,與德邦資管的“磨合”可能并不順利。
2021年12月末,另一從賣方加入買方的明星分析師姜超,則迎來了市場的“圍觀”。因其加入中泰資管、任聯席首席投資官后,年內發行的第一只私募產品——中泰超新星1號——在年末被發現回撤近20%。
一時間,賣方分析師會做研究,但是否能管理好產品、做好投資的質疑聲鵲起。
而2021年內從買方跳到/回到賣方的分析師們,又是出于何種原因,或許個人有個人的故事。
2021年從買方跳到賣方的分析師
數據來源:證券業協會,僅計算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一列數據,數據截至202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