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新冠疫情突襲之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問題凸顯。因此,“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調整醫療衛生體系重點向公共衛生領域轉移。作為公共衛生核心疾病領域之一,感染疾病的防治工作對于提升中國公共衛生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基于此,2月22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依托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簡稱“國家中心”)與楊森中國、上海華申微生物和感染研究所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簡稱“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國家中心和楊森中國將聯動多方合作伙伴,針對疾病發現、診斷、治療全路徑,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一體化平臺,打造共贏的抗感染生態圈,以實現感染病防治新格局。
在簽約儀式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談到,目前我國感染疾病的診治和防控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此次備忘錄的簽署將有助于提高臨床醫生的疾病診斷水平、改善創新治療方案和藥物的可及性、帶來持續有效的患者管理。
張文宏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通過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開始關注到整個感染性疾病領域的治療水平。截至目前,中國在新冠防控當中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某種方面來講,中國在感染病學科的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顯示,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就沒有值得提升的余地。
“事實上,在感染性疾病整個學科方面,我們應該從這次新冠當中汲取更多力量。依據這么多年我們在感染性疾病領域的發展來看,在精準防控體系的構建上,還是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我們倡導今后,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在感染性疾病方面還需要做得更高更好。也就是說,如果漫無目的一刀切,無論是疾病治療還是診斷都有可能造成醫療資源巨大浪費,而且會導致本應該得到治療的患者無法得到最好的治療?!睆埼暮杲淌谡f道。
抗感染領域痛點凸顯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感染疾病領域的發展成為國家和公眾關注的重點,然而,感染性疾病涉及的面非常廣,在當下仍然存在較多未被滿足的需求。
例如,當前,全球感染性疾病譜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耐藥菌感染成為全球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在中國,臨床上也面臨著耐藥菌感染死亡率高、疾病負擔重,且用藥選擇非常有限等多重挑戰。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感染疾病消除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而耐藥性的管控也成為感染性疾病診治的一大關鍵。
張文宏教授介紹,患有其他諸多疾病的患者生病會主動前往醫院就診,但感染性疾病很多是處于早期甚至是潛伏期,疾病進展較慢,癥狀尚未進入嚴重期,導致不少患者及醫生忽略了對疾病的關注。與此同時,有患者會因為貧窮限制了他們到醫院里面早期求醫的可能性,再加上很多基層醫院在診斷精準方面能力不夠,使得不少感染性疾病缺乏規范性的治療,加大患者后期疾病治療的支出。因此,實現對感染性疾病的精準防治成為重要一環。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準?對此,張文宏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無非在于通過精準診斷帶來精準治療,而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都需要借助科技的不斷發展才能做到。
“例如,結核病領域,過去,盡管患者會反復對疾病進行治療但是最終治療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在于并未對疾病的耐藥情況進行精準分析,但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較大進步。特別是在云南、貴州部分貧困地區,我們會通過開展包括結核病在內的項目,把精準的診斷投送到地方,讓醫生在第一時間對耐藥性進行精準的判斷,再開始設計精準、標準化的國際治療方案,使得當地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成功率從50%提升到約90%的水平?!睆埼暮杲淌谡f道。實際上,不僅僅是結核病,從這一次新冠也看到了中國防控好的主要原因在于,管控好新冠傳播當中的核心環節,也就是說,中國的防控是打中了新冠的“七寸”。新冠是如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耐藥細菌的感染、院感(院內感染)也是如此。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充分考慮到院感的風險,通過整個感染病學科科學、精準的管理,實現院感防控整體能力的提升。
“現在并非全國范圍內所有醫院都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部分醫院感染病學科依舊比較薄弱。我們希望依靠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國家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從診斷、治療、防控各個方面,通過整個公共衛生體系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把一些好的精準防控、精準治療的模式進行不斷的推廣,使得我國整體感染性疾病的診治模式、診治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通過對所有感染病學科的從業人員進行規范化的培訓,提升他們的診療水平。”張文宏教授強調。
多方打造抗感染生態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現場獲悉,此次國家中心與楊森中國于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基于國家中心及研究所在感染病領域強大的臨床資源、科研人員和實驗設備等優勢,以及楊森在病毒/細菌、耐多藥肺結核及肝炎領域的技術優勢,探索多方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業轉化和學術交流等維度潛在合作機會。
此外,雙方將攜手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抗感染生態圈,賦能患者全病程管理,實現感染病防治新格局。加強臨床研究協作,進一步共享研究中的資源設施與成果。積極提升醫生及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學術能力。
楊森中國精神科學、神經科學、抗感染及疫苗事業部負責人王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介紹,打造生態圈需要在產學研醫多維度協同發力。在產業端需要聯動行業內上下游企業,尤其是診斷公司,提高疾病的發現率和治療率。同時,在科研方面,需要和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進行合作,并且面向基層醫生進行培訓,提升其診療能力和感染性疾病識別能力,幫助患者進行高效的轉診,給患者提供更好更標準的治療方案,提升治療效率,最終做好疾病管理。
“整個生態圈的打造覆蓋了從研發、發現到診斷、轉診治療和疾病管理全方位的合作,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能夠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效率?!蓖跤裾f道。
具體而言,在患者端,抗感染生態圈需要通過打通診斷、治療、康復各環節,在實現早篩早治的同時,為患者提供立體化、全病程的解決方案,幫助更多患者實現更優化的疾病全程管理,實現患者利益和效果獲益最大化;
在醫生端,抗感染生態圈將通過為基層醫護人員帶來多樣化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獲得包括診療技術、治療方案、疾病管理方面的支持,特別是在高危耐藥結核病患者的識別和轉診優化方面,提升診療水平,推動疾病診療標準化,助力抗感染學科的全面發展;
在產業端,通過與政府及其他行業伙伴開展合作,抗感染生態圈將增加業界各方彼此對話的機會,促進各方交流學習和協同合作,使產業生態得到深度融合,獲得進一步的創新發展。
“我們也會參考其他國家在生態圈建立的合作。在選擇合作伙伴方面,由于在感染疾病領域具有資質的篩查公司并不多,所以在選擇合作伙伴上需要更加謹慎。同時,我們也會參考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或疾控中心的建議,考慮上下游企業間合作的穩定性和可信任性等多方因素。”王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在以科學為驅動力的基礎上,公衛也需要做到政策化、伙伴化、智能化。
公共衛生依托于政策的優化,需要企業與政府一起合作,塑造更好藥物的可及性,尤其是公共衛生領域的創新藥的可及性。同時,需要通過和不同的行業伙伴一起合作,讓疾病診療的生態圈(預防—篩查—診斷—治療)能夠變得更加有效。除此之外,數字化醫療最近幾年在中國發展非??欤跀底只@個層面,不僅在科普教育上,企業可以在線上診療和線上疾病管理上繼續發力,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方面,需要通過數字化醫療發展,減少疾病在防治過程中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