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清清 北京報道
2022年伊始,“專精特新”進一步受到追捧,成為政策熱詞、產業熱詞、投資熱詞。
事實上,國家和相關部門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關注,已有時日。早在2011年,工信部便首次提出“專精特新”概念;2012年國務院首次提出鼓勵小型微型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隨后,工信部正式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認定;2021《“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其定位中小創新企業,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從而為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本市場的強大推動力。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創新驅動研究院副院長劉春曉看來,發展專精特新、扶植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是在扶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經過反復戰略對比后,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做出的抉擇,是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國家戰略行動。
“專精特新從部門政策中脫穎而出不斷升級,發展為新時代國家戰略,可謂十年一劍,并將持續深遠的影響中國中小企業的未來發展?!痹诮邮?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劉春曉表示。
專精特新“十年一劍”
21世紀:“專精特新”已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詞匯,這中間有怎樣的背景?
劉春曉:當今世界已進入格局重塑的歷史發展階段,不確定性明顯加大。廣大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以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盡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應該如何找準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挑戰和機遇、需要什么樣的扶植和幫助,成為了關乎國運民生的大事。
發展專精特新,扶植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是在扶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經過反復戰略對比后,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做出的英明抉擇,是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國家戰略行動。
21世紀:發展“專精特新”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怎樣的價值?
劉春曉:總的來說,專精特新政策的戰略升級是經過實踐考驗的、是深思熟慮的,不但直接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再次指明了方向、加大了精準幫扶力度,還保障、延續和發展了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雙創等相關戰略,從而形成有利于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多重疊加綜合政策效應。
從長期來看,必將對進一步引導企業家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培育新時代經濟發展所需的新動能突破關鍵技術、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盡早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起到全方位支撐作用。
21世紀:如何看待“專精特新”背后代表的四個主題?與早期相比有什么變化?
劉春曉:專精特新雖然是四個不同的主題,但有著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演進的外延變化和緊密相連的邏輯內涵。與早期政策相比,專精特新政策有緊扣國家發展需要而不斷進化的外延,承擔著不同時期的歷史使命。如2016年“專精特新”著力突破工業“四基”發展瓶頸明確的10大重點領域,“十四五規劃”則是鼓勵專精特新聚焦9大核心領域、11項關鍵核心技術。
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發展,專精特新政策不斷發展,當前更加強調科技創新和強鏈補鏈功能,這與雙創升級的目標異曲同工,并共同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企業將自身的發展與民族的命運相綁定。
21世紀:專精特新似乎代表了四類企業,為何要把這四大特質拎出來加以專門強調?
劉春曉:專精特新的起點是專業,靈魂是創新,支撐在精細,內核是企業家素質,其相互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個人認為,“專精特新”從宏觀上是中國官方經過戰略對比后認可的中小企業成長路徑,在微觀上是中國本土創業方法論的一次重大變革。
其中,專業化是專精特新的起點,是特色化的基礎,新穎化不是單指產品而是強調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是專精特新的靈魂所在。精細化則是對專業化、特色化、新穎化的全方位支撐。同時,要想把企業帶向專精特新,首先要求企業創始人自身具備良好的工匠精神、高度的專業知識、精細的管理方法、特色的產品設計能力及出眾的創新意識。
因此,專精特新四個特質有隨時局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邏輯外延和辯證統一的邏輯內涵,必須做為整體來看待,不能盲人摸象、人云亦云。
營收利潤指標成“硬門檻”
21世紀:這幾年我國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思路是梯度培育。你如何理解這樣的梯度培育?為什么要做梯度培育?
劉春曉:梯度培育是十分必要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發展質量良莠不齊,不可能一聲令下、一步到位、一夜改變,只能分期實施、分層培養、梯度培育。從國家的策略上看,梯度培育可以理解為,既要持續發現、挖掘小巨人、單項冠軍等行業排頭兵,幫助他們鍛長板、補短板,率先邁向產業中高端,針對關鍵技術,補鏈強鏈發起總沖鋒,又要通過示范效應,引導更多專精特新向小巨人、單項冠軍邁進,組成源源不斷的補充戰備力量。
此外,還要通過大中小融通發展、互補發展帶動小微企業的成長,組成專精特新的預備役、建立動態庫。創新氛圍強了、創業生態全了、種子選手多了,政策的生命力才能可持續??梢娞荻扰嘤龑嶋H是專精特新發展中,通過挖掘存量和培養增量并重、持續培育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生力軍、保持政策生命力的必要保障。
21世紀:在當前專精特新企業的選拔指標中,有哪些在你看來存在一定門檻?
劉春曉:現有專精特新的認定標準既有硬指標,又有軟指標,是以企業實際經營結果的靜態分析,相對比較客觀公正的。整體上看,對企業結果的考察偏硬,以“小巨人”申報為例,經營時間3年以上、上年營收在1億元至4億元之間,近2年主營收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低于70%等均為硬指標。
硬指標里最大的門檻,我認為是營業額和利潤指標,如果不設這一指標,就無法按成長性區隔一般企業,做分層培養、分類培育,繼而無法形成示范效應。但設置這一指標,容易讓具有專業化能力、以自我創業方式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類項目失去評定優勢。因為很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在沒有發展壯大之前,可能擁有核心技術,但市場能力薄弱,營業額和利潤可能都不太好看,就進入不了專精特新的門檻,這是個很大的矛盾點。
21世紀:從這個矛盾點來看,你認為還有怎樣的調整空間?或者你有怎樣的建議?
劉春曉:建議是否可為這個群體再分個層,比如就叫專精特新預備企業層,共育共孵。此外,除各省份工信系統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外,也聯動科技口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等力量聯合孵化、梯度培育、挖掘增量,適時打造專為專精特新企業服務的大中小融通新載體、專精特新培育新園區、從而形成政策合力,共同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看好數字經濟“小巨人”
21世紀:傳統企業如何成長為“小巨人”企業?
劉春曉:從一個傳統企業成長和蛻變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非易事,必須首先跨越創新發展的鴻溝,必須要求傳統企業跟上時代、堅定不移的推進轉型升級才有可能。建議直接面向用戶的企業,可嘗試深層次挖掘老百姓的潛在需求,進一步細分使用場景;而身處產業鏈某一環節的企業,可長期專注并深耕自身領域的技術及工藝,靠時間的積累逐漸走向專精特新。
此外,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要不斷創新、精細管理,形成完整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建立了精細高效的制度。同時要積極擁抱數字經濟,并轉變發展觀念,梳理正確的財富觀、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21世紀:你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哪些領域有望成長出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劉春曉:我想沿著數字技術的產業化和傳統產業主動擁抱數字化這兩條路徑深度挖掘,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企業,重點體現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數字新基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兩大領域。前者包括如大數據、5G網絡、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后者是以數字化和數據資源助力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數實融合、實現傳統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