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財政部公布5月財政收支狀況。
數據顯示,1-5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8.67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2.9%,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0.1%。1-5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9.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
若與1-4月份相比,可以看出全國財政收入降幅在進一步拉大,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幅在回落。這與整體經濟形勢相關,5月財政收入大致是4月經濟運行的結果。從目前經濟運行來看,4月是經濟運行谷底——國內多點散發疫情對4月經濟沖擊程度要顯著高于3月,5月經濟較4月份在明顯修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5月當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自然口徑下降32.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5.7%,該降幅與4月份基本相當。
業內權威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5月收入繼續下降,主要是受4月份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等主要經濟指標下降,以及緩稅減稅因素影響,國內增值稅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12.7%。另外,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影響,土地增值稅、契稅等房地產相關稅收下降較多。
為了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國務院要求推動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更快落地,確保上半年留抵退稅政策“大頭落地”。財政部數據顯示,4-5月份兩個月,留抵退稅規模1.34萬億元。
按照國務院年初安排,今年全年退稅減稅大概是2.5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是1.5萬億元。5月底,國務院出臺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明確增值稅留抵退稅范圍進一步擴大,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稅規模大致為1.64萬億元。留抵退稅政策推行2個月,退稅規模已經接近全年目標的82%。
我國引入留抵退稅機制并不斷擴大范圍,能更好減輕企業負擔,代價是犧牲短期財政收入?;涢_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疫情對經濟造成較大短期沖擊,以及今年就業壓力仍大的情況下,復工復產進度以及各項政策進度都必須要往前趕,才能實現年初既定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目標。退稅進度提前、擴大退稅行業受益面等,有利于增加企業現金流,并提振經營預期和信心。
5月財政數據還顯示出,各地在積極挖掘收入潛力,非稅收入增速要高于稅收收入。
具體來看,1-5月份,全國稅收收入約7.25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1.4%,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3.6%;非稅收入1.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
從主體稅種來看,作為第一大稅種的國內增值稅受留抵退稅政策影響最為明顯。1-5月份,國內增值稅實現收入1.66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0.6%,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43.4%。
簡單計算可以發現,1.34萬億元的留抵退稅規模,約占前5個月國內增值稅規模達到80%。若刨除留抵退稅因素,受國內多點散發疫情影響,國內增值稅是微弱的負增長。
業內權威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前5個月國內增值稅刨除退稅因素后微弱負增長,除受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等相關經濟指標增速放緩影響外,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延續實施等因素也拉低了增值稅增幅。
其他主體稅種整體保持平穩增長。像1-5月份,企業所得稅規模約2.32萬億元,同比增長4%。國內消費稅實現84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個人所得稅6559億元,同比增長8.3%。
受烏克蘭危機影響,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行,能源、糧食等品類上漲幅度最為顯著。工業品價格大漲,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會隨之水漲船高。3月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對經濟帶來沖擊,但類似企業所得稅依然保持4%的增長,煤炭、原油等行業利潤大漲帶動明顯。
其他稅種情況來看,1-5月份,證券交易印花稅14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
雖然在各地調控政策作用下,部分城市房地產銷售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但當前房地產銷售和投資整體仍在下行通道,這使得部分土地和房地產交易相關稅收為負增長。1-5月份,契稅234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1%;土地增值稅305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4%。
另外,土地出讓收入也為負增長。1-5月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1.8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