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劉茜 實習生曹仲植 武漢報道 五年來,國家接連部署了四個科技創新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和成渝區域科創中心?!八膫€中心”于東西南北各據一極,如今,獨缺的中部版圖也得到布局支撐。
6月25日,湖北省召開加快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暨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會上,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邵新宇傳達了國家布局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有關意見。
“這是又一個區域重大戰略布局?!鄙坌掠畋硎?,建設武漢科技創新中心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全國家創新體系的一件大事,是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任務和戰略使命。
根據會上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5年,基本建成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武漢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搭建湖北科技創新體系的構架,夯實科技創新的‘四梁八柱’”。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湖北已經步入科技創新的快速軌道,成為我國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可以把科教資源穩定在湖北,進一步吸納優勢資源,促進創新環境的優化。
51項重大支持舉措
在新的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在中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各地“十四五”規劃建設發現,國際性、國家級、區域性的科技創新中心,以及各類創新平臺,正拼湊出全國創新體系版圖。
在這張版圖上,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粵港澳大灣區、安徽合肥等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和成渝區域科創中心。
早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駐鄂的9名全國“兩會”代表聯名建議,支持武漢建成國家科技創新中心。2021年全國“兩會”上,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等在內的多名“兩會”代表再次提出,武漢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建議國家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隨后在“十四五”規劃中,武漢提出,堅持創新第一動力,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既為當下,也為未來?!痹久髡J為, 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所做的戰略性布局。
數據顯示,湖北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由全國第10位提高到第8位,排名中部第1位,進入全國科技創新水平“第一方陣”。目前,國家在湖北已布局脈沖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沖強磁場優化提升、作物表型組學研究和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十四五”相關規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2年4月,科技部、發改委聯合批復《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規劃》,并協調財政部、工信部等25個部門和最高人民法院,提出51項重大支持舉措。
國家在武漢布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將聚集打造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全球科技創新要素“匯聚地”的戰略使命。邵新宇介紹,國家將重點支持武漢開展五個方面工作,分別是支持強化原始創新策源地功能、支持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支持打造創新型城市群第一方陣、支持打造綠色發展中國樣板、支持湖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在《意見》中,湖北也端出一系列硬核舉措,包括要加快建設東湖科學城,打造全國原始創新策源新高地;高標準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打造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著力強化科技賦能,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樣板;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科技創新示范區”。
科學城建設步入快車道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打造國際性、國家級、區域性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科學城成為不少地方瞄準的共同方向在。
而在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路線圖中,同樣把東湖科學城的建設放在重中之重?!兑庖姟诽岢?,在東湖科學城要加快基礎研究原創突破、高標準建設實驗室體系、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快培育科技領軍企業。
“集全省、全市之力建設的東湖科學城必須代表湖北科技創新最高水平,必須率先滿足國家需求,達到國家要求,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袁志明表示,東湖科學城應向國家對湖北科技創新的要求靠齊,做承擔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任務的“排頭兵”,要以能否達到國家對湖北科技創新發展的要求作為建設的根本標準。
從世界多地一流科學城的建設來說,科技體制創新與改革是不二法門。袁志明認為,推進東湖科學城建設必須集中政府、國立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龍頭企業等多種創新資源參與建設。要發揮多種創新資源“1+1+…+1>N”的建設效果,就必須打破東湖科學城內不同參建主體間的壁壘,打破科技創新“單位化藩籬”。
6月25日的會上,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同時落戶東湖科學城。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以突破數字建造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研究成果產業化為核心使命,為數字建造領域提供高質量源頭技術供給。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圍繞智能設計、智能數控和智能制造系統三個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科學城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痹久鞅硎?,東湖科學城可以瞄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探索新型協同合作機制,規?;?、建制化組織科學城內科技創新力量系統性開展科技創新工作,避免科學城內“單兵作戰”、“同質競爭”和“重復建設”。
目前,包括東湖科學城在內的多地科學城建設,都是一邊規劃一邊建設,一邊融資一邊招引、運營。“這樣的進度與當前世界科技創新發展新形勢帶來的緊迫壓力相比,與國家對湖北、對武漢的要求相比,還有進一步努力的空間。” 袁志明建議,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優先重點”的思路,將迫切需要落地建設的重點項目,比如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十四五”規劃的項目,作為最優先事項,帶動科學城建設走上“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