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志錦 上海報道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寧吉喆9月24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2秋季峰會”上表示,當前國內外發展環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要以確定性的舉措對沖不確定性的因素。
寧吉喆認為,當前國際國內環境中存在五大不確定性:一是疫情下全球經濟走勢存在不確定性。疫情何時結束仍存爭論,世行、IMF等國際機構今年以來多次下調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
二是全球特別是發達經濟體通脹存在不確定性。8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8.3%,核心CPI同比增長6.3%,高于市場預期。歐元區通脹率達9.1%,再創歷史新高。英國通脹率雖小幅回落,前一個月超過10%,仍高達9.9%?!霸谶^去幾年美歐等國采取極度寬松政策、地緣政治沖突等背景下,主要發達國家能否實現高通脹的軟著陸,仍有很大疑問。人們更擔心的是西方一些國家陷入滯脹。”寧吉喆表示。
三是產業鏈、供應鏈跨境配置存在不確定性。幾十年來,經濟全球化驅動生產要素跨國合理配置,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都受益。但近些年來,一些國家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流行,對國際貿易人為設置門檻、障礙,甚至主張脫鉤、斷鏈,有的已經付出行動。
四是糧食、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從2020年-2022年7月,農產品、化肥、金屬礦物價格指數分別上漲1.36倍、2.91倍、1.27倍,能源指數上漲更高達3.2倍。大宗商品價格處于高位,令許多國家陷入輸入型通脹。雖然近兩個月國際市場糧食、能源價格略也回調,但進一步漲價仍有很大的概率。
五是需求恢復和供給保障存在不確定性。疫情前,全球經濟一度復蘇的趨勢被打斷,絕大多數國家市場需求萎縮,勞動力供給也受到制約,經濟斷崖式下滑,現在疫情仍在持續,接觸性、聚集性、流動性的需求仍然沒有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相應帶來企業減員、個人減收、開支縮減、需求螺旋式下滑。同時,多種因素造成勞動參與率下降、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研發投入減少,又產生供給側沖擊的影響。
同時,經濟運行中還面臨一些不穩定因素:經濟增長不穩定,就業、收入、消費也不穩定,企業生產經營不穩定、不平衡,國際貿易投資金融相當不穩定,市場預期不穩。
寧吉喆表示,面對不確定、不穩定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要以確定性的政策措施對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寧吉喆建議,要提振發展信心,引導市場預期。“要加大政策力度,實施逆周期調節。”寧吉喆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周期性矛盾、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矛盾相互交織,經濟持續下行帶來的周期性問題,以及疫情阻礙增長的放大效應變成突出的矛盾。宏觀政策應當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用財政貨幣政策來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span>
寧吉喆還表示,還要依靠市場主體,增強發展動力。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在嚴峻復雜的形勢下,政府要實施逆周期調節,企業也應實行逆周期的投資經營,發揮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在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下,使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此外,要面向經濟轉型,開拓增長領域。“當今時代,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能源蓬勃發展。這不僅是長遠發展的方向,而且也是當前增長的機遇所在,是尋求不確定性下的確定性的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