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正積極穩妥推進。目前,“雙碳”1+N政策體系已經構建完成,涉及多個行業領域的N個配套政策文件不斷出臺,各地“雙碳”工作實施意見及碳達峰方案陸續公布。
21碳中和課題組推出的碳中和周報,梳理盤點近期碳中和宏觀政策、綠色金融等重點消息,致力于發現綠色低碳發展背后的價值。
本期看點:中方期待COP27能夠聚焦落實;趙英民:中國將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央行三季度發放碳減排支持工具等共864 億元。
一、碳中和政策周報
1、中方期待COP27能夠聚焦落實
11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就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則和目標達成了共識,要求各方基于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將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2℃以內,并為將溫升控制在1.5℃以內而努力。
中方期待COP27能夠聚焦落實,全面準確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及《巴黎協定》的原則和目標,倡導各方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轉化為扎實行動,在發展中國家最為關心的適應和資金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體系。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國際社會尤其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強烈呼吁發達國家兌現承諾、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應負責任。本屆大會應推進落實承諾,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取得實質成果。
2、趙英民:中國將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近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中國氣候變化談判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15日在出席相關活動時表示,中國將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和交易主體,逐步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趙英民表示,中國下一步將堅持全國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在發電行業配額現貨市場平穩有效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和交易主體,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碳市場機制和合作是《巴黎協定》第六條的主要內容,相關內容的落實有助于促進公共和私營部門持續參與氣候變化減緩行動。碳市場也是中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制度創新。
3、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準確界定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范圍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根據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明確現階段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隨著技術進步和發展,其他可準確計量的可再生能源類型將逐步動態納入。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利用,具有可再生、清潔、低碳的特點,將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利于更加準確反映能源利用實際情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用能空間。
4、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
11月15日,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三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要實現產業結構和用能結構明顯優化,低碳工藝研發應用取得重要進展,重點品種單位產品能耗、碳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根據方案,“十五五”期間,行業用能結構要大幅改善,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要達到30%以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確保2030年前有色金屬行業實現碳達峰。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方案重點強調電解鋁行業產能約束,用能結構轉變以及再生金屬行業發展等主題。方案有助于電解鋁行業供需結構持續優化并對鋁價形成支撐,再生金屬行業也有望受益于明確的政策目標迎來穩定增長期。
5、兩部門發文建設全國鋰電統一大市場
11月18日,工信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要堅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割裂,共同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鋰電統一大市場。統籌疫情防控和產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企業提升疫情防控應對能力,加強對企業的跟蹤服務,積極協調企業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遇到的困難。加強對鋰電產業鏈供應鏈重點項目的管理,聯合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相關要求,引導鋰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近來隨著下游需求及產業規模爆發式增長、疫情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國內鋰電產業鏈供應鏈階段性供需失衡嚴重,部分中間產品及材料價格劇烈波動超出正常范圍。因此需要保障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優化管理服務,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
6、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持續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11月14日,國家能源局召開四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持續大力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一是堅持“三位一體”,統籌推進風電光伏項目、配套調峰煤電和電網送出工程的規劃與建設,確保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運。二是加強統籌協調,積極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溝通協調,做好大基地用地、生態、環保等要素保障。三是加強督促落實。充分發揮國家和省兩級協調機制作用,堅持按月調度,定期召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及時掌握基地項目建設進展,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推動基地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時期全球能源將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進,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一致行動。在生產方面,我國堅持優化發展方式,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取得了良好成果。
7、貴州部署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
《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印發,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30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
《方案》提出,將碳達峰目標要求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增效、產業綠色低碳提升、城鄉建設碳達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升級、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全民綠色低碳、各市(州)梯次有序碳達峰。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貴州省以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為關鍵,兼顧經濟發展、能源安全、生態保護和居民生活,注重短期碳達峰與長期碳中和銜接協調,全省域全方位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加快走出一條以低水平碳排放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路徑,確保與全國基本同步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二、綠色金融周報
1、央行三季度發放碳減排支持工具等共864 億元
近日,央行發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央行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分別向相關金融機構發放資金 642 億元、222 億元,合計 864 億元。
數據顯示,自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實施以來,央行分別累計發放資金 2469 億元、578 億元,合計3047 億元。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相比傳統的貨幣投放,碳減排支持工具具有更精準支持企業進行綠色轉型的優勢。碳減排支持工具能充分發揮銀行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銀行在實踐中發掘出恰當的、符合碳減排目標的客戶,從而避免了基礎貨幣的過度投放。與傳統貨幣投放相比,碳減排支持工具準入門檻更高,投放更加精準。
2、央行副行長宣昌能:研究推出統一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
近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2022年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年會上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環境信息披露、激勵約束機制、產品市場體系和國際合作“五大支柱”初步確立,資源配置、市場定價和風險管理“三大功能”日益完善。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大力提升碳核算和環境信息披露水平。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推動標準中外接軌;加快開展轉型金融標準研究,促進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有效銜接;探索開發符合中國國情的金融機構碳核算方法;研究推出統一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圍,穩步提升信息披露質量。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是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環境信息披露也是衡量和判斷金融機構綠色金融工作實踐的總結。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意義在于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不斷完善披露制度和核算標準,引導市場、政策性資源向進一步綠色領域配置。一方面有助于積累環境信息披露、碳核算工作的經驗方法,不斷完善披露制度和核算標準;另一方面,該制度可以引導市場性、政策性資源向綠色領域配置。
3、五家國有大行披露三季度碳減排貸款信息
近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不完全統計,五家國有大行披露了三季度碳減排貸款信息。中國工商銀行自 2022 年 7 月 1 日以來,合計向 263 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1911497.31 萬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10%,帶動的年度碳減排量為 5105179.04 噸二氧化碳當量。
三季度,農業銀行合計向 279 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 1951532 萬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08%,帶動的年度碳減排量為 5059984 噸二氧化碳當量;中國銀行合計向233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1504407.32萬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12%,帶動的年度碳減排量為3709186.78噸二氧化碳當量;建設銀行合計向 294 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 1729152.75 萬元,貸款 加 權 平 均 利 率 3.11% , 帶 動 的 年 度 碳 減 排 量 為4453954.94 噸二氧化碳當量;交通銀行在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下,合計向 166 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 65.47 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36%,帶動的年度碳減排量為 150.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相比綠色信貸具有比較清晰的范圍,碳減排項目的技術層面要求更高,因為其涉及碳核查、信息披露等要求。央行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地提供碳減排貸款,推動金融機構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碳減排支持工具為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融資,精準直達支持綠色發展。同時,碳減排支持工具還有綠色再貸款、再貼現,差異化存款準備金率,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TMLF)等功能。
4、中央結算公司發布企業標準《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
11月14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在前期征求意見稿的基礎上,經過廣泛調研和意見吸取,正式發布企業標準《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這也是首次發布綠色金融領域企業標準?!吨袀G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依據國家現行的相關環保政策和產業政策,充分吸收中國債券市場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最佳實踐,提出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所投綠色項目應披露的環境效益定量和定性指標,區分必選和可選指標,為綠色債券環境效益可計量、可檢驗奠定基礎,便利發行人披露和投資人應用。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是國內首次依據新版目錄對細分行業制定的定量分析指標體系,在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制定方面實現了突破,有助于全面提升產品服務質量,進一步推進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建設,落實綠色發展戰略,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5、外資銀行在中國首發綠色金融債券
11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市場二部主辦,華僑永亨銀行(中國)發行總規模5億元人民幣的“2022年綠色金融債券”。據悉,這是外資銀行于中國境內市場發行的首單綠色金融債券。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支持中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的綠色產業項目。債券信用等級AAA,為3年期固定利率品種,票面利率3.24%。在當前大幅波動的市場環境下,本期債券依然取得了近2倍的超額認購。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此次綠色金融債券的成功發行不僅有助于拓寬資金補充渠道、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同時能夠支持更多的綠色產業項目,提升綠色信貸產品。本次外資銀行首單綠色金融債券發行為契機,將繼續更多外資在綠色債券領域實現創新和突破。
撰稿:李德尚玉、李明明 實習生 董世捷 劉雨青
統籌策劃: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