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從11月25日啟動實施以來,在各參與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的大力推動下,目前個人養老金的賬戶開戶已經有1000多萬人,開端總體良好?!?2月23日,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綜合處處長劉衛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 2022》發布式上表示。
11月25日,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顯示,自該通知印發之日起,在先行城市(地區)所在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參加個人養老金。這意味著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起航,同時監管部門確認了首批23家銀行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
在此次研討會上,不少專家建議未來可以打通養老第二、第三支柱,劉衛認為,二者都采取個人賬戶,都具有私有屬性,存在打通的基礎,打通以后,可以實現以二補三,促進第三支柱較快發展,國外也有相應的做法。
“雖然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都采取個人賬戶的方式,但是二者之間還是有差異的。”劉衛同時強調,學習國外的經驗需要立足國情,研究二、三支柱打通要論證好兩個問題:
一是打通要解決什么問題。劉衛表示,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這兩個制度各有各的定位和功能,制度模式和運行機制也不盡相同,是不一樣的補充養老渠道,二者并不矛盾。
“相比起來,特別是對于金融知識不太豐富、投資能力不太強的大多數職工來說,有諸多管理人負責的企業年金似乎更加穩健一些,也更省心一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企業,特別是央企也向我們反映,有的職工就想個人多交一些企業年金問行不行,說明職工對企業年金也是非常信任的。”劉衛稱,如果不加條件地允許企業年金轉移到個人養老金,那么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個人面對琳瑯滿目的金融產品挑花了眼,如果出現了虧損,反而不利于保護職工的養老權益,特別是投資能力比較弱的。“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不是二選一,職工完全可以既參加企業年金又參加個人養老金,如果說是為了發展第三支柱,刻意轉移第二支柱的基金,我個人認為道理上不太能說得通的。”
二是如果打通需要什么條件。上面說的不是絕對不能打通,目前一些職工在離職以后由于新單位沒有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原企業年金的個人賬戶其中的資產只能作為保留賬戶多年動不了,也無法個人投資,是一種損失。此類情況可以研究考慮允許其轉入到本人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由個人來投資。
劉衛表示,除了二轉三,三轉二是不是也要同時考慮。具體從操作層面看,這個事情還很復雜,因為制度的運行模式不同,轉移的時候還需要對轉移信息進行多角度的核驗,包括各自的政策符合的合規性,賬戶資金校驗,有多少享受稅優、有多少沒享受,要確保合規性。目前企業年金數據是散落在各管理人,如果靠每個年金計劃跟個人養老金信息系統對接實現轉移不太現實,效率也低。這就需要考慮是否要建立統一的第二支柱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這樣既有利于二支柱信息集中統一管理,便于同一支柱內比如都是企業年金內,或者不同年金制度間比如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轉移,不同計劃間轉移,都可以實現,同時也有利于二、三支柱的打通,這是具體操作層面。
“從更高層面說,還有利于為老百姓提供三個支柱的綜合服務,現在第一支柱、第三支柱都有了全國統一的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第二支柱還是一個缺項,如果能夠補齊的話,三個支柱都可以提供老百姓一張社??ň湍懿榍宄约喝齻€支柱養老權益,也便于個人能夠提前規劃自己的養老安排,進行提早的養老財富的積累。國家也能夠掌握三個支柱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推動三個支柱的協調發展。”劉衛表示。
劉衛表示,下一步,人社部打算積極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結合實際,探索推動二、三支柱發展的有效舉措。從市場角度而言,金融機構也應該立足二、三支柱個人賬戶的私有屬性和特點,加強相關政策的宣傳,加強資本市場的培育,開發有吸引力的金融產品,提高服務水平,引導有條件的群眾積極參加。
此次研討會上,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提出,個人養老金業務發展與年金發展密不可分。我國個人養老金、企業和職業年金均來自個人的當期收入,采取完全積累制,要通過市場化的投資方式進行保值增值,在退休后可以領取,因此還是要傾聽“我的資金我做主”這樣的建議,養老保險第二、第三支柱在制度上實際上是具備相互打通的可能性,這個要加以研究,鼓勵在政策層面、運營層面、服務層面進行探索,實現第二、第三支柱的聯動。
央行前行長、全國社?;鹄硎聲袄硎麻L戴相龍則提出,應擴大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建議今后把個人養老金最高限額提高到1.8萬元以上,同時對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實行保底,“可以研究由個人養老金受托投資管理機構,對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收益率保底,我預料政府補貼也不會太大,但是可以大大消除城鄉居民建立個人養老金的顧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