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實習生 王梓萌 深圳報道
2023年軍工首單混改案例提前鎖定。
12月26日,中直股份(600038.SH)停牌,宣布正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控股股東中航科工(2357.HK)旗下的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當日,中直股份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昌飛、哈飛與上市公司均屬于直升機相關產業,此次收購將進一步實現直升機業務的整合,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p>
值得一提的是,中直股份的舉動,只是當前軍工產業加速混改的一角。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近些年我國軍工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進程不斷提速,在資產證券化、軍工混改、軍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直升機資產整體上市在望
據悉,中直股份為中航工業直升機板塊唯一上市平臺,主營民用整機及軍機零部件?,F有核心產品包括直系列、AC系列等多型號軍民用直升機。而此次擬收購的標的,同為中航工業旗下的直升機產業的子公司,三家公司的業務幾乎覆蓋我國主要直升機整機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昌飛集團為多譜系軍民用直升機整機和航空零部件科研生產基地,也是中國大型運輸直升機和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誕生地。公司注冊資本為4.4億元,主要產品有“直8、直10、直11”軍用直升機、“AC313、AC311、AC310”民用直升機等。
哈飛集團是我國軍民用直升機、通用飛機整機和先進復合材料構件研發制造基地,注冊資本為11.8億元,主要產品有“直9系列、直19”軍用直升機,“AC312系列、AC352”民用直升機和“運12E、運12F”固定翼飛機等。
從資產規模來看,此次收購的標的資產之和已超過中直股份現有體量。截至2022年三季報,中直股份資產總計314億元;據其官網信息,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資產總額分別為219億元和22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查閱公開數據發現,兩家標的公司最新的財務數據暫未公布,但其財務狀況可從早前披露的數據管窺一斑。
2019、2020年哈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4.32、80.5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74、1.23億元。
2021年,中航科工,曾公布其航空整機業務收入203.88億元,其中,直升機業務收入176.66億元。
中泰證券分析師陳鼎如認為:“兩大直升機總裝優質資產的注入,將積極推進國內直升機資產整合,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直升機旗艦上市公司,大幅提升公司資產質量和運營效率?!?/p>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中直股份因產品結構調整及公司直升機部分型號訂單減少,導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等主要指標短期承壓,2022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06.13億元,同比減少25.23%,實現歸母凈利潤0.48億元,同比減少92.28%。
在籌劃收購前,中直股份曾發布公告,預計2023年關聯交易銷售額大增51%,存款余額提升至130億元,或預示了公司2023年將有大額訂單落地。
在部分分析人士看來,隨著中直股份增加關聯交易額度,以及宣布籌劃注入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的資產,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我們認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籌劃停牌,強化了公司業績將重回成長通道的預期。今年行業回調較多,公司目前股價和市值處于相對底部,安全邊際高?!闭闵套C券分析師邱世梁等表示。
軍工混改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直股份與昌飛、哈飛的結合只是當前軍工國企混改潮的一角。
今年5月,中航電子(600372.SH)、中航機電(002013.SZ)宣布合并,中航電子向中航機電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從而換股吸收合并中航機電,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這兩家企業均屬于航空工業集團旗下公司,其中中航電子主要整合了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航電資產,中航機電則以機電資產為主。從營收與資產規模來看,中航電子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98.39億元,同比增長12.5%,總資產達262.63億元;中航機電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49.92億元,同比增長22.64%,總資產達348.94億元。二者結合有助于集中資源做大做強航空主業。
在IPO方面,江西省軍工控股集團旗下的江西國科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IPO申請,已于2022年12月5日順利過會。此外,主營高可靠性傳感器的南京高華,主營防空預警雷達及配套裝備的航天南湖等軍工企業的在IPO申請也均獲受理,正在排隊審核中。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軍工國企在三年計劃收官之年,加速推出股權激勵等改革措施。
如航天電器(002025.SZ)在今年11月發布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不超過257名激勵對象授予452.6萬股限制性股票,業績考核目標為2023/2024/2025 年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11.2%/11.3%/11.4%,凈利潤較2021 年復合增長率分別不低于14%/14.5%/15%,且不低于對標企業75 分位值或同行業平均業績水平。
同時,中航沈飛(000768.SZ)、中航西飛(600760.SH)也陸續公告股權激勵計劃,不僅參與人數廣、股權授予多,解鎖的業績考核目標也較高。
中信建投國防軍工行業分析師黎韜揚判斷,未來軍工國改或將以現有上市公司為核心,通過資產注入和股權激勵,兩者相互結合以期打造旗艦型上市公司。
“無論是在近三年IPO 成功上市的軍工企業,還是在目前在IPO 排隊階段的軍工企業中,軍工民企的比例顯著高于央國企。我們認為,未來軍工企業IPO 將仍以民企為主;軍工央國企的改革則會以現有上市公司為核心進行資產整合,吸收合并、剝離注入多措并舉,以便實現軍工集團核心資產的整體上市;同時相關企業或將繼續推動股權激勵應做盡做,配合資產整合打造旗艦型上市公司。”黎韜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