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 朱麗娜 尹琛 香港報道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南財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的采訪。
梁振英表示,香港具備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基本條件,關鍵是要“坐言起行”?!埃ɑ謴停┩P以后,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去了解外界在創新領域的合作機會;同時也要利用好河套地區?!?/p>
落馬洲河套地區位于香港北部,毗鄰深圳福田區,占地約87.03公頃。2019年,國家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等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近日出席記者會時指出,特區政府正分階段還原落馬洲河套地區的創科用地,目標是今年底起招商引資;而港深創科園首三座大樓則預計于2024年起陸續落成,有助海內外企業落戶香港。
在梁振英看來,河套地區地理位置特殊,正有利于深圳、香港與國際之間的人員往來、創新科技交流合作等。但與此同時,他亦指出,“必須相對集中地用好這塊地”,比如應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著重發展生物科技方面的研究。
今年2月,梁振英亦率團赴南沙考察。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作為粵港合作的“參謀部”,于2021年成立,目前已經發展出14個專門工作小組,積極推動兩地深度合作。
梁振英認為,香港與內地城市之間尚存“相互不知道”的問題,而該咨詢委員會則可以就兩地具體政策細節,提供專業意見。
“其實就是仿照香港特區政府長期以來的做法,成立一些咨詢委員會,(由)官方主導,官方提問題,然后社會上的專家、企業界提出他們的意見”,梁振英表示,相信這一模式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里程碑。
梁振英。資料圖
河套地區應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
《21世紀》:現在香港和內地已經全面恢復通關,香港和內地尤其是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交流日益頻繁,您覺得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可以怎樣利用好這個契機去推動建設國際的創科中心?
梁振英:關鍵是要坐言起行。香港做國際創科中心,基本條件是有的,過去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部署,我競選特首的時候,2011年就提出過要成立一個創新科技局。過去這幾年,在兩屆特區政府的推動之下,(創科)應該說有了比較明顯的進展。
下一步是什么?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到外面去做好有關的交流工作。(恢復)通關后,我們要不失時機地了解一下外面,(包括)內地在創新領域有些什么合作的機會。
至于在香港本地,我們必須用好河套地區。河套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就在香港和深圳之間,在深圳河以南,香港特別行政區范圍內。比如內地的科研人員,他們可以住在深圳,每天乘車5到10分鐘就到了河套(地區),這樣一個新的科技發展的基地。同時,香港也可以將本地還有國際的人員放在河套周邊。
但是這塊地(只有)0.87平方公里左右,因此我們必須相對集中地把這塊地用好。創科這個領域非常大,我們要是在這塊地上面,撒胡椒面,什么都做,什么都想做,恐怕到最后是什么都做不成。全國只有河套(地區)有這么特殊的地理位置,基本上就做一個產業、某一個領域的科研就夠了,我認為應該是生物科技、生命科技方面的研究,要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
“南沙模式”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里程碑
《21世紀》:我們知道您最近率團去了南沙,外界對于南沙“數據海關”的進展非常關注,您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目前有哪些最新的進展,以及大灣區的跨境數據平臺的建立,對于推動整個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有什么樣的意義?
梁振英:香港和大灣區廣東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需要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人、物、資金過去都已經有不同程度的流通,當然接下來,我們希望可以進一步的開放,使得人、物、資金可以更順暢地流通。但是,信息流現在基本上是不流通的。
當然,流通帶來的便利,和流通可能帶來的數據安全方面的影響,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要平衡好。這方面我也發起成立了一個非政府組織,一個資訊科技中心,花了大概7個月的時間做了研究報告,(相信)可以很好地解決“平衡”問題。
尤其我們要滿足,比如說在南沙的港科大(廣州),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數據流通需要。港科大(廣州)和香港科技大學實際上是兩個法人,但相互之間有很好的合作關系。那么相互之間的教育所需、科研所需的數據怎么可以在我剛才說的前提底下流通,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工作的命題。同時,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不錯的進展,(相關的研究)已經做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我認為(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起步。
《21世紀》:南沙的模式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模式,它對香港融入內地乃至國家發展大局,有怎么樣的示范意義?
梁振英: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合作存在著相互“不知道”的問題,畢竟香港和內地其他省市屬于一個國家之內,兩種制度下的地方。過去我們的交流,尤其是過去三年疫情原因,相對顯得不足,所以過去5年我就不斷地(在兩地之間)跑。
更具體的,比如南沙有一個政策,香港居民如果在南沙工作,(收入)高于香港所征個人所得稅的部分,南沙方面免征(這部分稅),香港一般俗稱為“港人港稅”。香港人在香港納稅的情況、具體政策如何,這個就需要具體去了解。
因此,兩年前的4月份,在廣州南沙成立了一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當時委員會下面有9個工作小組,工作很快上了軌道,成效也不錯,現在發展到14個小組。就剛才這個例子來說,在香港納稅的具體政策、算法這些細節,南沙方面就可以咨詢香港的專家。
這個做法在內地是第一次,就是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的一個做法。其實就是仿照香港特區政府長期以來的做法,就具體的一些事情,成立一些咨詢委員會,(由)官方主導,官方提問題,然后社會上的專家、企業界提出他們的意見。
我覺得這個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個進程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