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石恩澤 深圳報道
南下深圳,似乎在長三角IC廠商圈里正在成為一個風潮。
飛機剛在深圳降落,鄭剛(化名)就接到了一位上海IC(集成電路)圈子里老熟人的約飯電話。近一周這樣的飯局在深圳接連有好幾場。而在他剛剛搭乘的航班里,大半個機艙里坐滿了自己IC圈的熟人。他感覺好似整個華東IC圈的銷售們近期都在奔赴廣東找客戶。
“長三角管生產,大灣區找市場”已成為今年IC圈子里默認的法則。
廣東沿海地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在需求驅動下,最早占據應用終端的市場。華為、OPPO之于手機、比亞迪之于新能源汽車、美的、格力之于家電,這些消費電子龍頭企業都扎堆在廣東。近些年,隨著江蘇等地開始做模組,上海等地開始造IC。
以往廣東的制造業龍頭企業會優先選用進口電子元器件,博世、霍尼韋爾等國際巨頭占據了國內大部分市場。但近些年受地緣政治的影響,自去年開始,不少消費電子企業考慮將原本Plan B中使用的國產化IC器件,徹底替換掉Plan A中的國際品牌。
從Plan B到Plan A的進程中,催生出了一個全新的市場格局,大灣區的市場將留有大量的空白等待國產化新興力量來填補。因此,國產化IC制造商們近期頻頻南下,為的就是抓住這一波市場機遇。其中,傳感器作為越來越智能化、集成化的電子元器件,已經成為IC圈國產化進程中必爭之地。
晶圓廠無法南下 那就“銷售”南下
據統計,約有50%以上的傳感器制造商都集中于長三角,它們尤為看重廣東市場。
理由是,傳感器不同于一般標準化的IC產品,例如壓力傳感器在不同場景下,量程大不相同,因此智能傳感器制造商更需要與應用端客戶緊密來往。
“智能傳感器廠商,大部分在深圳有研發部門或銷售點,大灣區對他們的企業發展來說舉足輕重。”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朱佳騏,在近日舉辦的“2023深圳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與行業應用交流會”上,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如此說道。
為何不直接把晶圓廠搬來廣東?朱佳騏表示,“晶圓廠的建設需要大投入、厚積累,把長三角的晶圓廠照搬來大灣區既需要時間和資金、更需要技術人員的培養?!?/p>
雖然近年來廣東大力推動“強芯工程”,廣東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后來居上,逐步成為國家產業發展布局中的第三極。但在技術制造上還是長三角要略勝一籌。疊加,對比海外頭部智能傳感器集團數百億級別的營收體量而言,頂級國內智能傳感器公司也尚處于幾十億的發展階段,它們急需做大做強的步伐,一刻也等不急。
“國內智能傳感器企業急需兩方面的成長,其一是產品線還有待豐富,即便是歌爾、瑞聲這樣的龍頭企業,智能傳感器產品線也還較為單一;其二是應用領域有待擴展,像是國際巨頭博世不僅在汽車及消費領域做得好,在工業領域也十分出色?!敝旒羊U說。
產品線和應用領域看似兩個成長方向,但卻是一件相輔相成的事情。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同時完成,需要大灣區和長三角兩區產業分工和聯動。
多位產業界人士建議,“強強聯合,才能一同做大蛋糕?!痹诜止ど希L三角發揮封測制造技術上的優勢,深圳集中力量攻克更新、更快、更強的技術;在聯動上,長三角用心打磨產品的背后,離不開大灣區在應用場景上提供廣闊的想象力。
在智能傳感器領域,長三角和大灣區沒有比現在,更需要一場開誠布公的深度對話。
為了促成一場深度交流,朱佳騏所在的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決定繼成功舉辦Sensor China(全球三大傳感器展會之一)之后,將從今年開始舉辦深圳國際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展覽會(Sensor Shenzhen)。3月29日至31日,Sensor Shenzhen將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首次亮相。
對比以往在上海舉辦的展會,Sensor Shenzhen將以智能傳感器全產業鏈及其應用產業鏈雙鏈互動為特點?!拔覀冞@次不僅聚集300多家傳感器設計企業,還邀請了20逾條晶圓線制造廠商代表,以及100多家應用端企業。目的就是為了把產業鏈上下游打通,讓技術和產品直接對話。”朱佳騏說。
廣深角逐傳感器市場
在粵港澳大灣區里,廣州和深圳在智能傳感器產業上,也在發力。
深圳宣布在光明區建設一條約產能3000片的8吋MEMS中試線,總投資超15億元;廣州為建設月加工2萬片12英寸的MEMS晶圓制造量產線舉辦動工儀式,總投資70億元。
朱佳騏表示,深圳MEMS中試線,而非量產線,說明了深圳的一種順勢而為?!澳康氖欠奖闫髽I來此做研發和測試,打造更貼合市場的產品,而非取而代之?!?/p>
除了在產業聯動上,遵從市場化行為,深圳也十分鼓勵創新。深圳領導班子對前沿科技的接受度很高。此前有產業內人士表示,深圳市對智能傳感器產業非常重視,內部提出“要像重視芯片一樣重視智能傳感器?!?/p>
“現在全市都在學智能傳感器?!鄙钲诖髮W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說,“不久前,我還在深圳市干部培訓上專門開了一堂有關智能傳感器的課?!?/p>
值得一提的是,張學記教授所在團隊是全球率先提出發展智能生物傳感方向的團隊。深圳智能傳感器在“BT+IT”上的融合發展,已成為業界一股不可小覷的新興力量。
“下一步我們希望把深圳智能傳感器行業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中心?!睆垖W記說,為此深圳大學將聯合清華大學組建智能傳感器國際研究院,一同攻克世界頂尖技術。
此外,深圳還借由在算法上的深厚積累,實現產品上的創新。比方說,智能駕駛汽車上必備的電子元器件——毫米波雷達,作為智能傳感器的重要分支,在中國top 10的毫米波雷達公司中,深圳占據了半壁江山。
“這些毫米波雷達公司的產品亮點,大多是基于算法上的創新。創新是深圳公司最擅長的東西。”深圳市智能傳感行業協會會長、安培龍科技董事長鄔若軍表示。
用“冠軍集合體”孕育產業生態
在國內要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首先要先解決產業“小而精”“被集成”的痛點。
去年深圳將智能傳感器從儀器儀表大類里單拎了出來,成為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同時,光明區在產業專項政策上主動出擊,支持區內企業使用金融工具,兼并收購國內外智能傳感器上下游企業,必要時光明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可共同出資參與或提供資金支持,并對成功并購的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對此,深圳傳感器龍頭企業安培龍董事長鄔若軍表示,借用金融工具催熟產業的方式,實際上有助于達成他理想中的商業模式。“我對公司產品線的要求是,每個品類要做到國內前三名,做不到前三就砍掉。到最后,我們手上將集中幾十、甚至幾百個細分領域的小冠軍,成為一個‘冠軍集合體’”鄔若軍說。
除了垂直深耕成為冠軍集合體,企業還可以橫向把產品整合成為面向不同產業應用的平臺。“目前安培龍集中面向汽車和家電這兩個行業應用,因為我認為,家電和汽車兩個領域,在國內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可以形成大平臺的規模效應。”
這種發展路徑,其實在國外早就有跡可循。TDK、賀利氏、村田制作所在成長階段,都是瞄準了冠軍集合體的目標而去。而深圳若是要成為全球的智能傳感器中心,也必將遵循這個客觀規律。
當以冠軍集合體的形式往后發展,鄔若軍認為,產品最終也將不再局限于應用場景,而是基于材料拉通成為更大的底座。在這個底座上,不僅有大流量的應用平臺、多品種的冠軍產品,還將匯聚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如同甜酒發酵一樣,人越多、溫度越高、酒就越甜”。
而每個人才又好似一朵朵散發獨特香味的鮮花,交流過程中,香味交融產生新的化學反應?!斑@些化學反應將催生出一個個不同類別的研究院所,最終串聯形成世界最頂級的傳感器產業生態?!编w若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