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視頻肖航 實習生楊陽 廣州報道
“預制菜就是20年前的服裝產業。雖然目前預制菜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僅達到5%,但產業規模已達3500億元。未來2-3年間,中國預制菜產業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15%,產值達到上萬億元?!苯?,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粵旺農業集團(以下簡稱“粵旺”)董事長萬俊華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以全產業鏈視角審視風口上的預制菜。
在消費觀念改變、市場需求提升,再疊加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綜合作用下,中國預制菜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而隨著預制菜業態發展,餐飲市場的競爭也從產品、消費場景競爭,逐步拓展到供應鏈及數字化管理能力的競爭。
作為一家集生產種養殖基地、農旅綜合開發、供應鏈服務、智慧農業、新零售業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粵旺的數字化探索瞄準了產業物聯網模式。2018年,粵旺與騰訊合作成立粵騰云智慧農業平臺,探索農產品從生產、加工、運輸到市場終端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粵騰云平臺建設投入超過3000萬元,目前能夠推動整體效能提高至少100%?!比f俊華直言,依托產業互聯網平臺,近年粵旺在無人農場、智能加工、智能零售等環節已作出諸多探索,“產業互聯網是提升管理效能的一個工具,投資回報率較難測算,但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生產-物流-市場”全過程數字管理
粵旺在產業互聯網上的布局,源自2018年與互聯網巨頭騰訊的一次“不謀而合”。
“2018年騰訊正好要做產業互聯網平臺,我們公司業務又是以農業產業鏈為主,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比f俊華表示,在互聯網行業與實體經濟雙雙謀求轉型的契機下,粵旺與騰訊很快達成合作,共建粵騰云智慧農業平臺。
對粵旺來說,是什么驅動了數字化轉型?
“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就想解決幾個問題?!比f俊華說,“一是建立產品追溯系統,清晰展示產品來源、生產狀態、農資使用情況等;二是建立產品物流體系,快捷查找貨物在分揀、冷鏈、打包、物流等環節軌跡;三是建立產品反饋渠道,交易后能夠追溯消費者的實際反饋,從而形成從B端到C端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閉環,實現全交易過程數據化管理?!?/p>
萬俊華表示,通過整合農業基地資源(F端)、流通渠道資源(B端)和智慧社區客戶資源(C端),粵騰云成功構建“F2B”和“F2C”現代智慧農業生態模式,“推動全產業鏈管理效能至少提高了100%以上?!?/p>
依托產業互聯網平臺,粵旺也在其橫貫產業鏈各環節的不同生產場景中,逐步植入“數字模式”。
其中,聚焦“老本行”農業生產種養殖,萬俊華表示,在物聯網技術支持下,農業機械已經可以從過去依靠人工操作逐步過渡到全自動化運行,“比如目前粵旺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建設的無人農場,可以在300畝土地上實現水稻播種、施藥、監測等全過程100%信息化控制?!?/p>
離開田地后,負責食材加工的中央廚房是全產業鏈數字升級的另一個重要“陣地”。
“目前粵旺在全國一共建設了13個中央廚房,其中4個在廣東。主要通過購入智能化設備,打造了凈菜加工生產線、熟食加工生產線、保鮮包裝生產線等多種自動化生產線?!比f俊華表示,“但現階段行業整體的智能化裝備研發水平還偏低,加工生產線的自動化率不會超過60%?!?/p>
隨著預制菜火爆“出圈”,農業工業化進程加速,在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驅動下,相關技術研發正被加快提上日程。
“比如,自2022年廣東出臺預制菜十條以來,產業鏈上的很多企業、科研機構都開始注重研發保鮮技術?!比f俊華觀察,“我們也爭取在五年之后,從擇菜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動化加工水平能夠提高到80%以上?!?/p>
隨著預制菜C端市場的逐步打開,粵旺的數字化探索進一步延伸至零售環節。
“2020年我們推出了‘柜鮮生’智能零售品牌。通過在社區投放可冷藏保鮮、可線上預定、可隨時提貨的智能零售終端,‘柜鮮生’能夠觸達生鮮及預制菜產品銷售的最后100米,并與實體商超、社區團購等形成差異化銷售場景?!比f俊華說。
面對C端零售背后無法回避的冷鏈運輸成本問題,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搭建也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萬俊華表示,通過智能化管理能夠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柜鮮生’采取區域冷鏈配送方式,主要靠規?;\輸降低配送成本,目前冷鏈運輸成本占比控制在8%以下,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據悉,目前粵旺已在廣州100多個社區投放超過500臺冷藏保鮮柜,日銷售額約達50萬元。
需突破創新、標準、金融三大瓶頸
成立于1996年的粵旺在農業賽道已經跑了近30年。面對發展勢頭正猛的預制菜,萬俊華有著自己的觀察與思考。
“預制菜是一個將農產品食品化的產業。對整個農業產業鏈來講,農產品食品化工程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形態,通過工業化生產大大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減少損耗,擴大輻射半徑?!比f俊華表示。
他認為,“預制菜就是20年前的服裝產業。與國外相比,雖然中國市場滲透率目前還相對較低,僅達到5%,但產業規模已達約3500億元。未來2-3年間,中國預制菜產業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15%,產值達到上萬億?!?/p>
作為全產業鏈企業,粵旺也沒有錯過這個新“風口”。
目前,粵旺的供應鏈服務板塊已覆蓋凈菜加工、預制菜料理包、熱鏈盒飯、學生營養餐、長者餐等業務,并研發推出20多種預制菜品類,在全國建設8個預制菜產業園。
然而,熱潮背后,預制菜產業發展還需要“冷思考”。萬俊華直言,目前預制菜加工環節的設備自動化水平還相對較低,預制菜產品國家標準尚未統一,部分地區金融支持中小微農業企業發展的力度也相對有限,“未來在技術創新、標準制定、金融支持等方面仍需取得突破?!?/p>
作為預制菜賽道的先行者,萬俊華認為,廣東有機會率先“突圍”。
“廣東在預制菜領域的優勢,首先是搶占了先機,作為預制菜策源地,快速出臺‘預制菜十條’等政策。廣東的準備工作也比較充分,成立了全國首個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組建了預制菜產業聯盟,還建設了11家預制菜產業園?!比f俊華分析。
2022年,廣東11家高校及科研單位、41家行業龍頭企業和2家協會聯合成立全國首個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據介紹,研究院將圍繞預制菜全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開展基礎前沿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新產品創制、標準體系建設、智能制造工程化集成應用。
此外,萬俊華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小微企業融資環境、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等方面也具備一定優勢,“比如大灣區在信用融資產品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訂單融資服務等方面都做得比較好,逐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p>
依托前期積累的發展基礎,萬俊華建議,下一步廣東在產業發展方面還要下功夫,一是加大預制菜研發投入,激勵研發人員投入更多精力從事研發工作,二是加大對預制菜標準及質量管控,建議農業、質監、海關等部門協同制定實施相關標準,三是進一步加大對預制菜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開發創新性金融產品,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