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志錦 上海報道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2.1萬億。另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統計,截至5月8日,5月、6月各地地方債計劃發行規模合計約1萬億元,再疊加4月份已發行的規模,二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預計將達到1.7萬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實際發行規模和計劃發行規模經常有出入,而考慮個別省份未披露發行計劃,最終二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大概率超過前述數值。而從發行結構來看,預計二季度以再融資債券為主,一季度則是以新增債為主,主要原因在于新增債提前批額度在一季度發完大部分。
記者采訪的財政系統人士認為,新增地方債剩余批次額度(約1.9萬億元)預計近期將下達,大部分將在三季度發行。再疊加三季度再融資債券的發行,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預計將達到2.5萬億元左右,超過一季度、二季度,成為年內發行高峰。
發行計劃以再融資債為主
記者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統計,截至5月8日,5月、6月各地地方債計劃發行規模5367億元、4640億元。
分類別來看,五六月份發行計劃中新增地方債、再融資地方債占比分別為四成、六成。其中,新增債券主要是用于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是穩投資、穩經濟的重要手段;再融資債券是指發行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的債券。
Wind顯示,4月地方債發行中,再融資債占比接近一半,再疊加5月、6月發行計劃看,二季度地方債發行將以再融資債為主,而在一季度新增債占比達到八成。
之所以二季度出現這一變化,一方面因為二季度地方政府債券到期規模較大,需要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地方債到期規模為1.27萬億元,相比一季度增加2.5倍。
記者從多位地方財政人士處了解到,對于地方政府債券本金的接續有以下要求:對置換存量政府債務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以及新預算法施行后發行的新增一般債券,原則上允許地方政府按到期本金規模發行再融資債券,但發行規模應小于到期債券本金規模;對新預算法實施后(2015年1月1日)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到期后原則上由地方政府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償還,債券與項目期限不匹配的,允許在同一項目周期內按到期本金規模發行再融資債券。
“我們要求,對預算法施行后新發行的土地儲備專項債,到期后原則上由地方政府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償還,不再發行再融資專項債融資,這一要求相對更嚴格?!敝胁磕呈∝斦到y人士表示。
根據相關數據計算顯示,近年來地方債到期后發行新債接續比例在86%左右。如果按此計算,二季度地方發行的再融資債券規模預計超過1萬億元。而4月已發再融資債券和5、6月計劃發行的再融資債券規模合計約9100多億元,換言之地方債再融資債的發行計劃大部分已披露。
而二季度新增債發行占比回落主要因為,新增債提前批額度在一季度發完大部分,導致可供二季度發行的新增債額度低于一季度。
據記者了解,去年11月監管部門向地方下達了2023年提前批額度,其中新增專項債、新增一般債額度分別為2.19萬億元、0.43萬億元,合計約2.6萬億元。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地方債發行1.67萬億元,意味著剩余的提前批額度已不足萬億元。
“按照要求,2023年提前下達專項債務限額需在1月份盡快啟動發行工作,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爭取6月底前將債券資金使用完畢。但近期對使用時限的要求有所放松。”前述中部某省財政系統人士表示。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二季度穩增長壓力不大,決策層對使用時限的要求有所放松;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專項債的項目質量要求有所提高,多角度關注項目收益等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近日獨家報道,近期監管部門組織地方開展專項債項目數據填報工作,要求地方通過專項債券穿透式監測系統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信息系統報送項目實際收益分年度(2015年-2022年)情況收支預算分年度情況等信息,以加強項目收益情況分析,防范專項債券風險。
剩余批次額度將下達
關于地方債的發行使用,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李大偉在4月18日財政部召開的2023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財政部正在持續強化專項債券管理,指導地方用好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發揮專項債券穩定經濟大盤的積極作用。其中提到,要“將債務限額及時下達各地,并督促地方做好2023年新增債券發行使用工作,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全國人大3月批準的預算報告顯示,今年新增地方債限額為4.52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額度3.8萬億元,相比去年增加0.15萬億元;新增一般債0.72萬億元,持平于去年。
按照預算法有關規定,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預算后,財政部將額度分解后下達各地,各地依法調整預算報同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實踐中,由于各地多數在5月左右調整預算,導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偏慢,出現“上半年無債可用、下半年集中發債”的情況,進而導致對有效投資拉動不足。
為此,2018年12月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提前下達的地方債額度也被市場稱為“提前批”,一般在上年11月或者12月提前下達次年額度,扣除提前批的額度被稱為“剩余批”??鄢崆芭~度,2023年剩余批次額度約1.9萬億元,其中專項債1.6萬億元、一般債0.3萬億元。
2022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響、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增專項債的發行進度不斷加快,當年3月底下達剩余批次新增地方債額度,不過正常年份通常在5月份下達。
記者采訪的財政系統人士認為,剩余批次地方債額度預計近期將下達,為后續地方債發行提供新的“彈藥”。在額度下達后,地方還需經過兩個程序后才能發行債券:一是省級財政將額度分配至市縣,市縣將額度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項目進行匹配;二是省級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相關預算調整方案,因為發行專項債將會增加當年財政收支規模,相應需要省級人大常委會批準。經過這兩個程序后,正常年份剩余批次地方債一般在6月中下旬發出。
按照往年慣例,今年“剩余批”1.9萬億元新增地方債預計大部分將在三季度發行。值得注意的是,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到期規模為1.6萬億元,環比二季度增長四分之一。如按照86%的接續比例計算,三季度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預計在1.3萬億元左右,再加上新增地方債,二季度發行規模預計將達到2.5萬億元左右,超過一二季度,成為年內發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