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世界銀行官網發布了新的營商環境體系BEE(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普遍譯為宜商環境)項目概念說明。2022年12月,BEE新版概念書發布,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項目名稱進一步正式確定為B-READY(Business Ready)。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將根據世行的概念書對新的營商環境體系各個指標逐一進行解析,本期聚焦在第六個指標“國際貿易”。
好的營商環境可以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全球貿易
BEE指標“國際貿易”指標是由DB(Doing Business)的“跨境貿易”擴展而來。世行認為,國際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之一,其對促進私營部門的發展也至關重要。一個經濟體對國際貿易的開放程度會通過不同渠道影響著私營部門。通過參與全球市場,增加了本土公司與外國公司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促使其在比較優勢領域的專業化,從而有助于將資源重新分配給生產率最高的公司。為了保持競爭力,企業需要不斷適應、創新和提高效率,從而提高總生產率和社會福利。
貿易開放還可能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因為它使公司能夠克服其國內市場的限制、創造規模經濟,并提供獲得質量更高、品種更多和價格更便宜的中間投入品的機會。此外,國際貿易還使國內公司能夠借助全球市場作用,利用好知識和技術轉讓的優勢。
一個有利于私營部門的環境,能夠通過簡政放權、優化公共服務等方式去促進國內公司在全球經濟中積極競爭。企業的競爭力取決于監管框架是否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大背景,去建立一個能夠利用包括數字貿易在內的國際貿易的潛力的非歧視性、透明的、可預測的和安全的環境。
限制性貿易措施的目的可能是為了保護本土公司,但是造成了市場扭曲,阻礙貿易發展,也降低了貨物和服務貿易的進口滲透和出口競爭力。除了監管框架之外,政府還可以通過提供公共服務來促進貿易發展,并允許私營部門最大限度地利用規則提供的利益或實現最小化貿易限制。此外,私營部門在遵守貿易條例相關公共服務時所承擔的時間和費用成本可能影響到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能力,這也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大障礙。
三大維度衡量國際貿易環境
BEE將在國際貿易領域使用三套指標:國際貿易法規的法規質量(監管框架維度);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共服務質量(公共服務維度);進口貨物、出口貨物和從事數字貿易的效率(效率支柱)。
BEE指標評價拓展了評估范圍
BEE項目的“國際貿易”指標拓展了評估范圍,并取消了案例研究假設。
具體如下:
一是原DB體系側重于遵守適用于貨物的貿易法規的難易程度,而BEE的“國際貿易”將擴大范圍,將服務貿易納入其中,同時還加入有關監管框架和公共服務指標。此外,BEE評價體系還引入對數字化應用、環境可持續性和性別主題等關注。
二是BEE的“國際貿易”將使用更廣泛的參數而不是標準化的案例情景來確保所收集數據的可比性。數據將通過對監管框架和公共服務維度相關的專家咨詢和對效率維度相關的代表性公司進行一級調查來收集。因此,BEE評估方法將擴大數據的代表性。
三是DB“跨境貿易”主題只考慮了企業靈活性,但BEE的“國際貿易”主題將同時衡量與企業靈活性和社會效益相關的方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建議重點關注該指標以下幾點:
一是進一步強化監管質量。BEE體系注重對外貿易相關法規質量的監測,尤其注重貿易體系的可持續性,需瞄準這些指標提高國內對外貿易相關法規質量。
二是加強貿易電子化的建設。BEE體系對海關單一窗口、監管信息的互通性、規則信息的透明度、跨境數字貿易等多有監測,需加強跨境貿易相關數字化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