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信息部主任 麻建宇 21世紀經濟報道合規新聞部副主任 王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與反黑客的博弈一直存在整個網絡歷史里”。
近日,媒體報道稱,汽車巨頭寶馬的云存儲服務器發生配置錯誤事件,導致私鑰和內部數據等敏感信息暴露。此次暴露的數據中包括了寶馬在中國、歐洲和美國的云服務私鑰,以及生產和開發數據庫的登錄憑證。
寶馬發言人證實了該消息,此次數據泄露影響了基于存儲開發環境的微軟Azure存儲桶,并表示沒有客戶或個人數據因此受到影響,寶馬集團已于2024年初修復了這一問題。資深汽車工程師陳超卓就此對筆者表示,寶馬這次事件發生云服務里,和車載網絡安全關聯不大,但也反映車企其實對網絡安全有著DNA上的缺陷。
值得關注的是,類似寶馬數據泄露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在汽車行業了。2021年年初,一則國外黑客,通過特斯拉車內攝像頭,獲取其拍攝的車內畫面曾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廣泛傳播并引發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豐田、福特、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特斯拉、大眾等在內的100多家汽車相關企業的機密數據曾被泄露。資深汽車工程師陳超卓對筆者表示,在黑客和反黑客的博弈中,汽車行業其實更脆弱,因為汽車電子電器的“總線”架構在DNA上就是基于沒有網絡誕生的,這十多年智能網聯的快速發展,車載網絡安全這個領域一直在打補丁。
眾所周知,全球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新四化時代,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此次寶馬數據泄露事件可以看出,網絡攻擊威脅加速向車端、車聯網平臺蔓延,這僅是各大車企面臨數據安全危機的一個方向。
拆解來看,智能網聯汽車時代,數據安全涉及人、車、路、云:一、車端數據安全,比如車輛位置和行駛軌跡等,通過傳感器和攝像頭等設備收集周圍環境和車輛狀態數據等;二、用戶數據安全,比如車主和乘客的個人信息,車與人交互產生數據等;三、路端數據安全;四、云端數據安全,涉及車輛服務平臺和云端的安全。
當前語境下的汽車,意義遠超汽車本身,其更是一份智能產品以及多維度的智能服務。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延展,除卻傳統生產、供應的上中下游,還延展出用戶交互服務、保險等金融產品等相關產業鏈。
數據顯示,一輛智能網聯汽車每天能產生TB級海量數據,數據規模大、參與環節多、管理難度高。如若合規管理不到位,會增加數據被竊取、泄露、網絡攻擊等風險。
在筆者看來,數據安全建設刻不容緩。于汽車這般交通工具而言,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帶來以生命為代價的嚴重后果,更何況“數據”已經成為所謂智能網聯汽車的“中樞”。
作為車企,應將數據安全合規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對待。建立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在數據收集、傳輸、存儲等環節,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分類分級、降密、脫敏、加密。并且,要將數據合規和場景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一旦出現漏洞,及時反饋修正,如寶馬這般在客戶或個人數據受到影響之前修復問題,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補救措施,正如中國有句古話——亡羊補牢,亡羊治牢,為時未晚。
此外,作為消費者也應思考:在智能網聯汽車市占率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消費者在享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帶來便利的同時,要謹慎授權個人數據,包括人臉、聲音、圖像視頻等,仔細查看隱私相關協議,加強個人防范是必須做的事。不過,若因此對智能網聯汽車“不敢問津”也白白錯過了體驗新技術的機會,對新技術的發展有阻礙作用,畢竟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關鍵一環就是個人讓渡部分隱私數據,只是讓渡個人權利與行業發展之間的邊界將會是一個長久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