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道
當地時間2月26日,曾經是全球汽車行業風向標的日內瓦車展在缺席四年后終于重回大眾視野。四年前,第90屆日內瓦車展成為首個因疫情暴發而取消的大型汽車盛會,但如今的回歸卻難掩頹勢。
盡管東京車展、慕尼黑車展等國際頂尖車展也都面臨著規??s水的困境,但日內瓦車展的落寞更加明顯,史無前例地被大眾、奔馳、寶馬等一眾德國大牌集體拋棄。據悉,此次日內瓦車展的參展商僅有30余家,其中汽車制造商更是只有比亞迪、上汽集團、雷諾以及美國造車新勢力Lucid等幾家主流車企,其中中國品牌成為主力軍。
德國貝爾吉施格拉德巴赫汽車管理中心的創始人兼負責人Stefan Bratzel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指出,由于參展的成本很高,收益也不相當,汽車制造商們正在仔細審視參展的投資回報率,“他們現在尋求其他渠道來宣傳新車,通過在城市開設快閃店或使用社交媒體來接近公眾,而非公眾接近他們,車展界也發生了變化,車展的形式逐漸不適合我們所處的時代,電子汽車展正在興起?!?/p>
在他看來,只有少數大型車展仍有意義,例如上海車展和北京車展,在歐洲,未來可能將集中在德國漢諾威車展(IAA),其他汽車展不再具有國際影響力,只是地區性的表演。
不過,當前中國車企出海來勢洶洶,歐洲作為品牌向上的必爭之地,本土的車展對中國自主品牌而言依舊具備了吸引力。此次參展的比亞迪和上汽集團均為中國車企出海歐洲的急先鋒,前者將仰望和方程豹兩大高端品牌首次帶進歐洲市場,后者則攜智己和MG兩大自主品牌聯袂亮相。
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同期,上汽集團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排名中國車企出口量第一。比亞迪則是出口增速最快的車企,2023年出口25.2萬輛,同比增長3.3倍。
據上汽國際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愛民介紹,MG作為上汽海外拓展的核心品牌,在過去一年為上汽出海貢獻了近7成的銷量,2024年恰逢MG品牌的一百周年,MG也將挑戰百萬輛的全球銷量目標。
除了MG在歐洲市場的乘勝追擊,智己品牌的出海也將助力上汽集團向海外市場的高端化進階。
不過,在中國品牌來勢洶洶的同期,本土汽車制造商們開始對歐洲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有所猶豫。日前,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林松表示,推動傳統燃油車與電動車成本、價格平行,還需要很多年時間,因此,2030年以前奔馳將持續更新、換代旗下的傳統燃油車矩陣;并且推遲了電動化的目標。奔馳預計,到2030年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化車輛銷量將占其總銷量的 50%。這比原計劃推遲了五年。奧迪也曾在2023年底表示將減緩其在歐洲市場的電動車推出節奏。
有華爾街機構認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了瓶頸,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仍有技術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差距。Cowen分析師Jeffrey Osborne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自2022年以來,新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下降了約21%,但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方面仍然觀望,大多數人認為電池可靠性仍待提高、缺乏可用的公共充電站以及完全充電所需的時間較長是他們無法克服的主要障礙。此外,據彭博數據顯示,2024年,歐洲市場純電車型銷量增速將迎來2019年來的最低值。
趙愛民表示,高端品牌在海外市場需要有一個培育的過程,但高端電動智能產品的需求始終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日內瓦車展上,混合動力車型也占據了展車的半壁江山。
一直以來在國內混動市場占據優勢的比亞迪在本屆日內瓦車展上首次向歐洲市場展示其自主研發的DM-i超級混動技術,并發布了搭載該技術的車型——宋PLUS DM-i(海外版命名為SEAL U DM-i),該車型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在歐洲上市。雷諾品牌則帶來混動車型Espace和Rafale的全新版本,前者基于CMF-CD平臺打造,全系搭載由1.3T發動機組成的E-Tech混動系統。
上汽集團則帶來全球首發亮相的MG3 HEV,配備全新的Hybrid技術,是上汽集團首款搭載Hybrid技術的產品,WLTP工況百公里油耗低至4.4升,CO?排放量僅為100克/公里。
在趙愛民看來,全球電動化趨勢過程中,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消費趨勢并未如理想當中向電動化高端方向發展,整體趨勢放緩,但HEV、PHEV的趨勢會加大。此外,很多汽車品牌由于自身成本問題、技術問題,在中小排量車型投放上滯后甚至停止了開發,這為MG3 HEV提供了較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