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道
5月17日,有海外消息指出,iAuto Group Inc.(以下簡稱“iAuto”)與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于2024年5月10日正式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高合方面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
消息指出,雙方合作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完成銷售訂單的生產協同、股權并購、技術合作、品牌與國際銷售對接、供應鏈與生產的整合。iAuto將全力支持HiPhi汽車恢復業務運營和整車生產的計劃;同時兩家公司的整合也將為中國汽車產業打造并推進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覆蓋全業務鏈的全面重組方案,為各地市“支持企業及時自救、避免產能重復投資、優化各地營商環境”等政策的落實提供實證業績。
iAuto?
高合的“白衣騎士”究竟何許人也?iAuto的官方資料顯示,其是一家依據美國特拉華州法律注冊成立的汽車平臺,專注于提升有發展潛力的汽車公司的價值。其在清潔可再生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和電機系統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并注冊了國際專利,其中包括:用于替代汽油和其他傳統動力燃料的微型渦輪發電機中的低溫可控聚變變量模組;超級驅動系統(比傳統驅動系統性能提高5倍以上);及用于汽車出行業務的金融科技專有技術。
iAuto在網絡上鮮有痕跡,雖注冊地在美國,但留下的媒體聯絡方式卻是香港電話。這或許與上個月底傳出的高合汽車已經獲得了一筆來自香港某投資機構的戰略投資互為呼應。不過,iAuto背后是誰,又為何看上了高合汽車?
抽絲剝繭
時間回到去年9月,香港證交所上市公司正道集團有限公司(1188.HK)發布自愿公告,宣布與iAuto訂立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iAuto擬授予正道集團在亞洲的獨家經營權,以使用iAuto的多項專利技術。
公告列明的資料顯示,正道集團是一家主要從事電動汽車業務的香港公司,主要從事開發電動汽車、開發及銷售電池管理系統及備品備件,以及開發電池材料(包括新能源車關鍵零部件及單層和多層石墨烯)。該公司還通過其子公司從事投資控股、提供融資服務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正道集團的這份自愿公告內寫明,iAuto最終實益擁有人為正道集團公司主席兼公司單一最大股東仰融,其于公告日期實益擁有2,673,071,189股正道集團股份。
仰融的汽車往事
對于仰融這個名字,汽車行業并不陌生。1989年,32歲的仰融受到知名金融教育家許文通的青睞,在他的支持下,仰融在香港注冊了從事拆借資金業務的華博財務公司,憑借許文通在海南華銀的初始資金,仰融開始四處尋找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全國都在探索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改革,東北首家被允許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制企業沈陽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100萬股股票,每股100元,共計1億元,但響應者寥寥,歷經一年多還有一半股票尚未售出。在這關鍵時刻,仰融主動上門收購股份,并經過雙方談判,他一舉吃下價值4600萬元的金杯股票,正式成為金杯汽車的最大控股股東。
但當時私人控股國有企業頗為敏感,仰融專門在太平洋小島百慕大注冊了一家用于收購的殼公司,名為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華晨中國”)。很快,仰融開始籌劃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
1992年10月,“華晨汽車”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融資7200萬美元,在華爾街轟動一時。這是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第一例;對紐交所來說,這也是來自中國的第一只正式掛牌的股票。
在仰融的管理下,金杯汽車迅速成為國內輕型客車市場的龍頭企業,不滿足于此的仰融也將目光放到了乘用車市場,醉心于資本游戲的他徹底將金融手段為造車所用。除了繼續擴大資本版圖,華晨汽車199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還開啟了造車的全國化布局,并與寶馬、雷諾等全球知名車企展開合作。
據媒體報道,1997年6月,華晨中國出資6200萬美元,請意大利汽車設計大師久加諾主持設計中華汽車,并委托英國汽車工業研究協會的米拉公司對整車進行驗收;同時華晨中國又投資1億美元委托國際著名汽車零部件公司開發。
在中華轎車生產過程中,仰融意識到了使用的日本三菱發動機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而三菱方面拒絕技術更新。當時正在密切接觸的寶馬公司,向仰融推薦了羅孚汽車,后者是一家英國老廠,技術研發能力雄厚,但是由于成長緩慢,虧損累累。
2002年,經過雙方談判,仰融最終決定出資5億元把羅孚項目放在寧波,然而這次合作卻遭到了金杯汽車所在地遼寧省政府的強烈反對,畢竟當時遼寧省政府計劃將沈陽打造成中國的底特律。盡管遼寧省最后讓步提出了“大連方案”,但仰融仍堅持要在寧波建廠,并承諾沈陽仍然是華晨的客車基地。
隨著眾多矛盾的爆發,地方政府與仰融的親密合作關系也走到了盡頭。2001年秋天,遼寧省成立華晨資產接收工作小組,與仰融就華晨的資產性質開展談判,遼寧省政府主張將華晨收歸國有。隨著談判的破裂,2002年仰融悄然赴美,并將華晨中國股票全部拋售,正式出局。
從未放棄造車
敗走麥城的仰融卻從未放棄造車。
在仰融前往美國不久,仰融便與當時擔任美國華裔律師協會會長的王曉麟展開了第一次合作,造車項目HKAC誕生,這也是后者第一次造車,由于項目融資不順,不了了之。
2009年夏天,仰融意欲再次回國,重啟造車,其計劃十分宏大: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成300萬輛產能的整車生產基地。而在中國,仰融計劃一期投入400億-450億元人民幣,打造300萬臺發動機和100萬輛整車產能基地。仰融還給地方政府開出了前所未有的誘人承諾——“831111”:未來8年,實現產能300萬輛,產值1萬億元,稅收1000億元,提供10萬人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為了證明此計劃并非空談,仰融在這份項目書中提到,2012年首款車型上市。
就在同年,仰融原經營的華晨系公司中,唯一未被收回的香港上市公司遠東金源(原名圓通控股)發布公告稱,擬在美國特拉華州成立一家名為HybridKinetic Motors Corporation的全資附屬公司,這家新公司的中文名正是“正道”。
2017年,正道集團在日內瓦車展發布首款電動概念車H600,是一款增程式電動C級車,儲能裝置采用的是石墨烯電池,其能量密度為300wh/kg,油電相加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從而引起各方關注,不過至今未量產。
2022年,正道集團又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中興汽車訂立諒解備忘錄,擬收購中興汽車不少于51%的股本權益。中興汽車向有關媒體回應此事稱,與正道集團“確有接觸”,但僅限于初期的接洽階段。
盡管實際成果寥寥,但一直想盡一切辦法再度進入中國汽車市場更像是仰融的決心,擅長在資本市場舞文弄墨的他一直將金融作為實現其“造車夢”的工具。這樣看來,看似陌生的iAuto與高合的合作也并非意外,高合極度缺錢,在破產邊緣,而接近70歲的仰融也需要一個更現成和更可能成功的項目來成就夢想。
公開資料顯示,iAuto的CEO名為Jack Yeung。 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高合內部獲得的一份《關于公司重組期間工作組的公告》中,Jack Yeung多次出現,并擔任公司重組工作組組長。
仰融與丁磊聯手,能否讓高合獲得新生,21世紀經濟報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