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司法部:開展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整治,堅決防止以罰增收、以罰代管的行為
10月14日,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針對當前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司法部將積極發揮法治督察和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行政復議等職能作用,并與其他有關部門一道,形成監督合力,強化監督力度,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效。胡衛列稱,司法部將強力開展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整治,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亂作為、不作為問題。中央依法治國辦組織開展了針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法治督察,司法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對擾企執法、創收執法等突出問題的整治情況進行專項監督。下一步,將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抓好整改,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主要舉措分為以下幾步:
一是著力規范涉企檢查行為。關于涉企檢查的意見比較集中,檢查頻次過高、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司法部把行政檢查作為一個重點,著力加大對不規范檢查、過多過濫檢查的糾治、整治和規范力度。還將曝光一些典型案例,加大督促整改力度。下一步,加快制定出臺有關制度文件,加強行政檢查管理,嚴格檢查程序,指導各級執法機關開展分級分類檢查,將對企業不規范檢查、過多過濫檢查的剛性約束從制度上落實下來。同時,推進全國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管控行政執法流程的作用。
二是全面加強罰款監督。依法規范罰款的設定與實施,堅決防止以罰增收、以罰代管的行為,大力推進各地各有關部門盡快建成覆蓋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行政行為的裁量權基準體系,有效解決執法標準不統一、不協調的問題。將推動各級執法機關建立完善涉企執法經濟影響評估制度,盡可能降低行政執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要求行政機關在對涉案企業立案、調查、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或者作出重大行政處罰時,要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并作出有針對性防范和處置。
三是加強涉企執法訴求溝通機制建設,形成監督合力。全面建立行政執法監督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網絡媒體等監督渠道信息共享合作機制,落實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系點制度,匯集統籌涉企執法違法信息線索,責令有關執法部門及時糾錯。
四是健全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明確行政執法人員資格條件,把好行政執法人員入口關。出臺執法人員文明執法工作指引,引導廣大執法人員文明開展執法活動,做好行政執法人員分級分類分層培訓工作。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對發現的執法人員違紀違法線索,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
中辦、國辦:健全拖欠企業賬款清償的司法機制,建立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登記平臺
10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作出系統部署。
《意見》指出,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依法治理、加強分類監管、強化部門協同、夯實屬地責任、落實約束懲戒,持續健全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各類企業健康發展。
《意見》要求,要健全拖欠企業賬款清償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司法機制。要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和項目資金監管。定期檢查資金到位情況、跟蹤資金撥付情況。完善工程價款結算制度。加強政府采購支付監管。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制度機制,并加強執法監督。督促國有企業規范和優化支付管理制度。要優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管理運行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健全投訴督辦約束機制。要強化組織保障和監督,強化部門協同,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舉措的研究,合力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強化審計監督。
《意見》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對維護企業權益、穩定企業預期、增強企業信心的重要意義,結合本地實際和自身職責,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地方行動
湖南: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強對以罰增收、以罰代管、逐利罰款等行為的源頭治理
10月17日,十二屆湖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第四十二次集體學習。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并講話,強調要以更大力度抓緊抓實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新路子,讓湖南的子孫后代都能捧上營商環境這個“金飯碗”。
會議強調,要更加注重樹牢服務企業的理念,鼓勵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帶頭示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光明磊落同企業家交朋友,設身處地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在湖南辦得成事、雇得到人、賺得到錢、充分被尊重。更加注重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塑造特色競爭優勢,在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把湖南產業基礎扎實、科教資源豐富、綜合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更好發揮出來,切實提高企業的根植性。更加注重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對以罰增收、以罰代管、逐利罰款等行為的源頭治理,持續推進制度集成創新,堅持新官要理舊賬,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更加注重提供完善的產業生態服務,在提升產業鏈、強化要素保障上做文章,為企業提供支持和保障。
會議強調,要聚焦短板弱項攻堅克難,全面清理落實涉企政策,探索產業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機制,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全力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不斷開創優化營商環境新局面。
上海:加快落實新一輪就業創業政策,確保到年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比例不低于90%
今年8月起,上海市人社部門啟動以“助力攻堅就創青春”為主題的2024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依托十方面就業服務舉措,確保到年底本市2024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現就業比例不低于90%,有就業意愿的登記失業青年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截至目前,上海市、區兩級人社部門已累計開展招聘、上門排摸、實名服務、政策宣傳等各類服務3萬余次。
上海人社部門加快落實新一輪就業創業政策。推進重點群體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免申即享”,持續開展一系列政策服務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活動,讓各類就業創業政策“看得懂、算得清、用得著”。
動態發布公共就業服務信息。通過“上海發布”、人社官網、官微等渠道,集中發布致高校畢業生公開信和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清單、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清單、就業創業服務清單。借助“隨申辦”向20余萬高校畢業生精準推送《就業寶典》。依托“上海人社”“樂業上?!钡绕脚_,高頻發布各類就業服務活動預告。
上海人社部門以實名制服務為支撐,為廣大青年提供了招聘對接、職業指導、困難幫扶等一系列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建立健全實名臺賬。目前,上海各區人社部門均已建立2024屆未就業畢業生實名臺賬,“一人一檔”全面排摸未就業畢業生基本情況、技能特長、就業意向、服務需求等信息。未就業畢業生可以隨時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進行求職登記。全面落實實名制就業服務。
上海人社部門同步加大對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的權益保障力度,在全社會營造“樂業在上海,成就新未來”的良好氛圍??椑尉蜆I權益保障網。著力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大日常監管和執法力度,堅決糾正戶籍、性別、學歷等就業歧視,嚴厲打擊就業招聘中的各類違法行為。強化正面宣傳引導。積極挖掘就業創業的典型案例和身邊故事,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事業觀,鼓勵廣大青年多渠道實現就業創業。
長三角三省一市:對6種情形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營造寬松的市場經營環境
10月14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與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領域依法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并與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浙江省市場監管領域依法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事項清單》(以下簡稱《事項清單》),更好保護經營主體財產權利,激發市場經營主體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指導意見》借鑒吸收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優秀做法,統一制定依法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相關制度,從嚴把握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將“違法行為沒有明顯社會危害,且當事人已經改正違法行為、配合調查取證的”“符合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情形的”等6種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情形和要求,通過指導意見的形式予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
《事項清單》以清單的形式規定在食品監管、廣告監管、市場經營主體監管、知識產權監管、產品質量監管、藥品化妝品監管6個業務領域的22個情形中,對不存在證據損毀、危害發生或危險擴大等可能性的,采取非強制手段可以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同時規定,當事人違法行為未列入清單,符合《指導意見》規定情形的,原則上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
《指導意見》為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部門行政執法人員提供了統一規范、細化可操作的執法指引,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供給,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事項清單》既可以有效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也降低了對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對監管活動、企業利益、市場秩序都是一種正向指引。
下一步,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部門將不斷提升行政執法工作水平,共同促進區域執法制度統一,為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助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法治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制度及執法實踐保障。
典型案例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布十項創新舉措,建設對新質生產力友好營商環境
近日,第三屆京津冀國家級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高峰論壇暨國家級開發區營商環境交流會在石家莊經開區舉行。
北京經開區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在交流會上介紹,北京經開區聚力產業集群發展,精心培育完善新質生產力最敏感的新產業、新科技、新要素、新服務,驅動全區各類優質資源“向新而優”,加快建設對新質生產力最友好的產業營商環境。從政策服務體系、人才發展、人工智能、綠色低碳轉型、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監管等方面發布十項創新舉措,具體如下:
一、打造“向新而優”產業營商環境。一是全面布局未來產業,打造覆蓋全面、分層分級、競爭有力的政策體系。二是大力實施聚鏈提升,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三是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建立“科技產業統籌部門+產業局+產業專班+平臺公司+要素支撐”產業組織體系。四是實施全域場景開放,率先發布第一批18個區域級智慧城市創新場景需求,集中發布十大領域人工智能首批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建設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二、以“新科技”引領高質量創新發展。圍繞強化主導產業領域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聚焦科技供給,持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布局,打造高質量發展“創新引擎”。一是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實施“白菜心工程”,復制推廣“揭榜掛帥”創新模式,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建立與“三城”、在京高校院所、研究機構對接機制。二是完善創新服務體系,搭建全市首創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打通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打造融通型特色載體,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三是加強創新要素集聚,在全市率先設立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分中心,實施“龍頭企業+服務機構”的培育模式,支持企業開展專利導航、專利挖掘、專利風險評估等工作。
三、深化綠色低碳轉型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升綠色低碳轉型支撐,全市首創“1分錢”綠電獎勵政策,設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資金,鼓勵企業積極申報相關獎勵項目。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完善“園區+供應鏈+企業”的綠色制造體系,支持企業搭建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供應鏈體系,每年為企業提供不低于10億度綠電,支持企業開展綠電交易。以點帶面促進雙碳示范,設立全市首個“零碳服務中心”和“綠電綠證服務站”,以全國首個金風科技碳中和園區為試點,推動建設經開區首家碳中和教育示范基地,打造12個碳中和試點項目,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無廢城市”的國家級開發區。
四、依托“亦企服務港”打造為企服務新生態。聚焦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創新建立以“亦企服務港”為主要載體的高質量為企服務工作體系,融合職能部門、屬地街鎮、專業機構等多方力量,推動服務體制機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方面進行系統性整合和變革性重塑,打造“區域全覆蓋、力量全動員、服務全響應、問題全處理”的為企服務工作機制,創新連接橫向和縱向政府治理體系,由亦企服務港、迎商中心、接訴即辦構成的經開區營商環境的橫向“緯線”,與各專業部門的縱向“經線”一起形成合力,構建企業訴求全覆蓋、領域全覆蓋、階段全覆蓋、規模全覆蓋的服務網絡,為營造公平、友好、有歸屬感的產業發展生態發揮作用。
五、以“人工智能”賦能營商環境優化。將人工智能作為強力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引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北京經開區全域孵化、全城應用、全面賦能。一是升級支柱產業發展環境,完成全市最大規模公共智算中心建設,打造全國首個數據訓練基地,發布全市首個政務大模型服務平臺等。二是營造自由便利投資環境,構建“兩區”建設服務支撐體系,打造全市首批數據跨境服務站,基于“企業鏈”開展數字營商平臺建設。三是打造高效便捷政務環境,建設服務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智能化、運營智能化的四智大廳,完善智能化供給體系。四是打造智能精細城市環境,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時空全數融通體系,形成全網業務協同體系,推動全景治理智能應用。五是打造和諧包容民生環境,搭建全市首個智慧養老健康監測場景,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民生服務場景,首創“Yi模式”方法體系,榮獲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區創新大獎”。
六、全面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堅持“事項+事務、審批+監管、業務+數據”的理念,逐項梳理優化內容,通過事前提供業務指導、事中擴展事項范圍、事后開展效果評估、全程實施數字化運營等方式,實現國家和市級42個場景高效落地。創新推出“證照0號管家”智能應用品牌,建立“一企一檔”,全面匯集審批過程中的過程信息、結果信息、預警信息,依托企業審批檔案,從證照管理、進度告知、政策推送、關聯事項等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審批全流程,為企業提供既無需見面、又無處不在的管家服務。全國首創“高效辦成一件事”版辦事攻略,展示事項辦理的全流程環節,企業可按需查看審查具體要求,分類梳理事項辦理審查標準,靠前一步從企業視角預測“企業還要辦”的事項和事務。
七、創新新產業新業態審批模式。對自動駕駛、餐飲機器人等新產業新業態創新審批模式,采取“沙盒監管”等包容審慎措施,加快新產業新業態落地、健康規范發展。一是適應餐飲機器人新業態發展,量身定制“一器一策”許可方案,梳理形成《餐飲機器人許可規范》,幫助企業建立符合規范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原材料供應體系,并頒發全國首張餐飲機器人《食品經營許可證》,實現機器人餐飲類新業態率先落地。二是升級發布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便利化措施管理政策,通過異地封閉場地測試項目豁免、異地測試能力互認、“關聯主體”互認、分別就“三同”與“非三同”車輛優化申請流程等措施,為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優勢打造更加開放友好的營商環境,便利化政策應用后每百臺車輛最多可節約50%以上時間成本,降低近80%測試成本。
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聚焦引進培育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實施“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構建形成“產業升級基金+種子基金+科創基金+人才基金+市場化子基金”的全鏈條政府投資體系,助力人才創辦企業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布實施“人才十條”2.0版政策,為用人主體授權賦能,把人才評價主導權交給企業,最大程度發揮用人主體積極性。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大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打造高水平集成電路等領域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企業提供產業技術人才保障。
九、打造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示范區。聚焦重點“產業鏈”,整合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和市場服務等服務資源,創新建設高品質“服務鏈”,推動“政策服務、人才服務、金融服務、零碳服務、企業法規咨詢、創新支持服務、‘走出去’服務、共享空間服務”八大功能在北京經開區“迎商中心”落地,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務,推動政務服務擴面增效,打造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示范區,進一步營造充滿溫度的普惠營商環境。
十、全面深化綜合監管改革。依托一支隊伍管執法體制優勢,全面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全力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法治化營商環境示范區。一是首創一體化綜合監管平臺統籌建設模式,打造“風險+信用”為基礎、“分級分類+協同”為關鍵、“科技+共治”為驅動的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二是推行非現場“無感”監管手段,首創基于大模型的實驗室智能監管場景,以技術應用實現閉環監管。三是打造“綜合查一次”檢查機制,深化“一碼檢查”提高非現場檢查占比,提升執法監管效果。四是搭建綜合執法大數據平臺,有效實現“一庫匯聚融合,一端智慧執法,一網協同聯動,一圖指揮調度”,提升執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