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研究員蔡昉 周頔/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頔 北京報道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對就業的影響逐步加深,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凸顯。
11月30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研究員蔡昉圍繞勞動力市場的“一老一小”進行了主旨演講。
蔡昉表示,將勞動年齡人口按年齡分成三組:青年組(16歲至24歲)、中年組(25歲至54歲)、老年組(55歲以上),青年組缺乏工作經驗,老年組往往受教育年限較短,因此勞動年齡人口兩端的人力資本雖各具優劣,但都存在遞減效應,故處于中間年齡段的綜合優勢相對較大。衡量勞動力市場緊張程度和就業競爭激烈程度的指標“求人倍率”數據也顯示,就勞動力市場相對競爭優勢而言,青年組始終趨于減弱,中年組總體趨于增強,老年組趨于減弱。
蔡昉指出,全國城鎮就業率按年齡增長排布呈現“倒U字形”,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勞動人口“一老一小”兩端。
一方面,“一老一小”就業群體規模顯著。當前我國正推進以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為重點完善人口發展戰略,表現為“一老一少”兩點一線,既突出兩個重點人群,又覆蓋全生命周期。廣義勞動經濟學對應著相同各年齡人口,狹義勞動經濟學關注點也從該區間更核心位置向兩端拓展。
另一方面,支持“一老一小”與人口支持政策體系的目標是一致的。以培育人力資本為抓手的勞動力市場“一老一少”政策框架,與人口高質量發展、積極應對老齡化、創造新人口紅利、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等,在目標和手段方面高度一致,均為最重要的制度建設,具有政策取向和實施路徑相統一的特點。
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加快減少,在緩解就業總量矛盾的同時也必然使結構性矛盾嚴峻化。對此,蔡昉提出幾點建議,包括挖掘勞動力供給潛力,轉向依靠生產率的新動能,并且以人力資本質量替代數量。
首先,在宏觀方面,不僅要關注菲利普斯曲線,也要關注貝弗里奇曲線。在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標準政策工具應對周期性失業,使宏觀經濟回歸充分就業的同時,擴充、貫通、長期化以公共就業服務和提高匹配效率政策為代表的政策工具,應對結構性矛盾,降低自然失業率。
其次,要增加勞動供給和增強社會流動。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轉移、區域流動和重新配置,重點幫助青年人群應對結構性就業困難。延遲退休政策也不能“一延了之”,要根據大齡勞動者需求,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
再者,以質量改善填補數量缺口。人力資本培養要形成新兩級火箭,第一級以提升勞動力質量、提高創業能力、提升創新力新要素為主,促進要素新組合,形成新質生產力。第二級要將人力資本競爭從個人之間轉變為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之間,政府要承擔更大支出責任,從娃娃抓起培養通識能力,也要幫助大齡群體跟上科技潮流。
最后,要以新范式新理念應對挑戰,改革制度設計,推出政策支持,實現市場助推。要改變僅以教育年限或工作年限作為人力資本識別標準;要解決AI“對齊”問題,幫助人力資源揚長避短和取長補短;可以推進年齡兩端勞動力混搭配置,形成中間群體的生產率效應;也要加強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增強全社會對“一老一小”勞動人群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