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商務部等7部門: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推動實體零售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12月16日,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對外印發《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聚焦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社區商業中心等零售商業設施改造提升和創新轉型。
《方案》提出,按照“全面部署、試點探索”思路,以城市試點為抓手,通過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強化支持政策,力爭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給豐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務優質、智慧便捷、綠色低碳的現代零售體系。
《方案》部署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一是推動場景化改造,鼓勵融合性商業,創新時尚型商業,倡導策展型商業,培育主題式商業,完善社區型商業;二是推動品質化供給,以消費者為中心,誠信經營、品質當先、服務至上,優化商品和服務體驗;三是推動數字化賦能,推動實體零售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形成新質生產力,提升效率,讓消費更便捷;四是推動多元化創新,鼓勵業態融合,“大而強”“小而美”“專而精”與“一店多能”模式百花齊放;五是推動供應鏈提升,鼓勵強化協同,優化流通渠道,高效銜接供銷,促進降本增效。
《方案》明確了開展摸底調查、編制試點方案、推動項目啟動、調動各方力量、“一店一策”改造的工作路徑。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優化經營環境、搭建交流平臺、夯實發展基礎等保障措施。將零售業創新提升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推進完整社區建設、發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營造線上線下公平競爭環境等相銜接,加強政策集成,與盤活存量資產、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首發經濟、推廣國貨“潮品”等相結合,形成工作合力。
下一步,商務部等7部門將深入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通過每年確定一批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完成一批存量零售商業設施改造,推廣一批經驗成熟的典型案例,引導和推動零售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零售業在引導生產、擴大消費、吸納就業、保障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暢通經濟循環提供必要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提升內貿險承保能力與產品供給,支持外貿企業拓內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發揮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作用 助力提高內外貿一體化水平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加大對重點企業的內貿險保障力度,更好發揮內貿險助力提高內外貿一體化水平的作用。
國內貿易信用保險能夠分散企業貿易風險、降低市場流通成本,有利于促進商品服務暢通流動、優化貿易環境,是支持外貿企業拓內銷的有效手段,對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意見》提出加大對重點企業的內貿險保障力度、深化內貿險供給側改革、完善內貿險配套制度、加強組織實施和跟蹤問效等四個方面政策,具體措施主要包括提升內貿險承保能力、豐富內貿險產品和制度供給、優化企業投保內貿險費率機制、加大對內貿險推廣支持力度、依法打擊虛假合同和騙保等行為。
《意見》明確,建立促進內貿險高質量發展的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開展不定期工作會商,加強對內貿險發展的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明確責任單位,制定細化落實舉措,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扎實推進相關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規范橫向經營者集中審查,增強審查工作透明度
12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橫向經營者集中審查指引》(下稱《指引》),旨在推動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機制,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進一步規范橫向經營者集中審查,增強經營者集中審查工作透明度,提升經營者對反壟斷執法機構評估經營者集中競爭影響的預期。
《指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集中審查規定》等制定,采用條文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共12章、87條,包含案例29個?!吨敢芳攘⒆阄覈洜I者集中審查實踐經驗,又與國際通行并購審查規則接軌,科學、合理、完整地反映了橫向經營者集中的審查框架、競爭分析思路和競爭影響評估因素等內容,積極回應了審查實踐中經營者反映較多的問題、部分重點復雜問題及并購審查領域新問題。
據介紹,自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已審查3000多起涉及橫向經營者集中的案件,約占總案件量一半,積累了豐富的橫向經營者集中審查經驗。制定《指引》,有助于健全我國反壟斷規則制度、完善經營者集中審查規則,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并購提供更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能夠提高我國經營者集中審查工作統一性、規范化和透明度,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地方行動
海南三亞:開展2024年營商環境創新案例評審,探索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
12月16日,三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組織舉辦“三亞市營商環境創新案例專家評審會”,特邀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營商環境體驗員(觀察員)、律師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專家評審團,為共30個入圍案例打分點評。
近年來,三亞市各部門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已累計形成18個三亞市營商環境示范創新案例,6個案例入選海南省營商環境示范案例在全省推廣。
今年以來,三亞市印發實施《三亞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助推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營商環境整體提升攻堅方案》,推出86條改革舉措,全市各單位在推動重點領域改革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效,并形成一批具有三亞特色的典型案例。下一步,三亞市將根據本次評審結果,評選出“三亞市2024年營商環境創新示范案例”“三亞市2024年營商環境實踐類案例”,同時認真做好案例總結提升工作,努力為全省乃至全國探索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成果。
遼寧沈陽:推出優化知識產權營商環境重點舉措三十條,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轉化動力
12月18日,遼寧省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沈陽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相關部門圍繞市場、法治、政務、信用四大環境,推出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三十條重點舉措。
沈陽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兼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張巍介紹道,2024年,沈陽市知識產權局進一步夯實沈陽市作為“知識產權指標國家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工作基礎,會同全市相關部門完成四大類27項改革舉措,全力打造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升級版”。為全面鞏固提升前期工作成果,沈陽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相關部門推出《沈陽市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重點舉措》(三十條),圍繞市場、法治、政務、信用四大環境,以推動知識產權領域政府職能轉變為目標,以創新主體和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期盼為導向,持續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
在優化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市場環境方面,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提升專利質量、加強政策激勵,打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關鍵堵點,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和轉化動力。
在優化支撐知識產權高效保護的法治環境方面,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保護環境。
在優化實現知識產權普惠服務的政務環境方面,高水平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通過高質量的政務服務引領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協同發展,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體系。
在優化引導知識產權規范管理的信用環境方面,推進知識產權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實施知識產權領域分級分類監管,開展信用約束激勵和信息修復,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
典型案例
福州海關:推出穩外貿促通關十七條措施,支持鋰離子電池等新動能的個性化監管措施
近日,《福州海關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十七條措施》出臺,聚焦培育外貿新動能、支持福建外貿優進優出、幫助企業降本提效、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四個方面推出十七條措施,打出穩外貿促便利“組合拳”。
《措施》提出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推出擴大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查驗模式的享惠范圍,支持平板顯示模組、鋰離子蓄電池等商品的個性化監管措施等舉措提升外貿產品新動能;支持建設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中心、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監管試點、全面推廣跨境電商稅款擔保電子化,進一步解決企業關注的跨關區退貨難題,激發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活力;聚焦保稅倉庫管理、保稅再制造等“保稅+”業務改革,推進航空器燃料供應保稅監管試點、推動保稅航油業務開展等,不斷釋放綜合保稅區創新活力。
《措施》提出支持福建外貿優進優出。優進方面,保障能礦產品和農食產品進口,支持鰻苗等優質水產苗種、蔬菜種子等擴大進口,參與推動擴大肉類、水產品、乳品、油脂等民生產品市場準入,指導企業用好印尼青皮椰子輸華檢疫準入獲批政策。優出方面,服務鮮活農產品通關,加大對外磋商和出口企業對外注冊推薦力度,助推地方竹木草、水果、種雞等特色產品擴大出口等;進一步便利汽車出口,依托福建省內鋰電池等產業優勢,幫扶出口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
《措施》提出幫助企業降本提效。推廣中國海關優惠原產地服務平臺,服務企業提升RCEP等自貿協定利用水平;落實重大技術裝備等進口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先進技術設備進口;進一步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實施“新型加工貿易風險擔保模式”改革;用好福建省AEO企業孵化中心平臺,促進高級認證企業享惠升級;開展“企業自查結果認可模式”改革,推動地方提升啟運港退稅享惠便利;優化海關“5·18”“6·18”等展會監管模式,推進“智慧旅檢”建設,進一步便利企業商務人員跨境往來。
《措施》提出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改革優化進口貨物通關模式,支持在江陰港鐵路監管場所等加大鐵路快速通關模式應用,探索“江西—福建”組合港、爭取開展閩粵港澳“跨境一鎖”,全面推廣“離港確認”進口轉關申報模式優化作業流程;深化進出口貨物“遠程屬地查檢”和“批次檢驗”監管模式改革,擴大“遠程屬地查檢”試點產品范圍,提升通關效能;實現智慧電信檢疫在海港遠洋漁船監管、國際郵輪監管等業務領域應用。
四川成都:探索開展全市產業園區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提升為企服務的時效性、精準度
12月19日,成都市發布《成都市產業園區“尊商重商優環境攻堅”行動方案》,將對標世界銀行、國家、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探索開展全市產業園區營商環境無感監測,全面提升園區營商環境監測的便捷性、科學性、時效性。
《行動方案》明確,將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健全園區企業問題訴求直報辦理“啄木鳥”機制。堅持“抓住大企業、緊盯大行業、做實大產業”,按照龍頭企業“全部進”、重點企業“重點進”、其他企業“按需進”原則,市縣協同、分層分類開展走訪服務;強化“用戶思維”和閉環管理,健全園區企業問題訴求分級分類辦理機制,實現“收集—辦理—反饋—問效”的園區企業訴求全生命周期管理;創新完善為企服務長效工作機制,聚焦企業發展需要深化改革、優化環境,以企業之“進”服務經濟之“穩”。
據介紹,成都將定期開展“蓉易見·民企會客廳”進園區活動,推動現場解決企業個性問題、專題研究解決企業共性問題,廣泛聽取、動態收集企業需求,優化完善政府多部門聯席機制和企業訴求全流程閉環解決機制,切實為企業發展疏通堵點、化解痛點、消除難點。
此外,為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促進園區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提升,成都將圍繞產業生態開展園區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推動各產業園區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特色,圍繞項目、政策、科創、法治、用工、知識產權等重點服務領域,編制發布涉企服務事項清單,建立健全服務事項動態管理機制,提升為企服務事項的時效性、精準度;推動各產業園區科學設置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專區、站、點),實現“辦事不出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