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程維妙 北京報道
全市140家醫療機構實現檢驗檢查結果互認、近600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達標、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完成600平方公里設施智能化部署……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已走過4個年頭,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7.5%左右。
作為北京市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六大標桿工程之一,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下簡稱“北數所”)承載著建設國內領先的數據交易基礎設施和國際重要的數據跨境交易樞紐的任務。記者從1月16日召開的2025北京數據交易成果報告會上獲悉,截至2024年底,北數所累計備案交易金額近100億元,上架數據產品超3000個,其中2024年新增備案交易金額突破50億元,數據產品超1000個。
“在高頻數據交易業務領域,重點突破醫療、交通、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推動重點行業的大型國央企、互聯網科技企業等機構進場交易,解決數據流通交易痛點問題,探索數據融合創新,推動優質數據產品高頻交易。”北數所董事長李振軍介紹稱。
在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供給領域,北數所高效對接模型企業的數據需求,提供了金融領域的行業法律法規語料庫、輿情領域的“紅色語料”集、物流領域的車輛數據集、工業領域的行業技術標準數據集等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應用十大成果案例。截至2024年底,北數所累計發布約300個高質量數據集,形成10余個應用領域數據資源地圖,對接100多個市場主體參與到高質量數據集的交易中。
在數據資產化業務領域,北數所為社會主體提供數據治理、數據資產登記、資產評估、入表咨詢、金融對接等數據資產全過程服務。截至2024年底,北數所累計發放超370張數據資產登記憑證,業務范圍覆蓋全國。
此外,北數所積極參與北京市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建設,推動發布3項北京市地方標準及《2024年數據要素領域標準驗證案例集》,并圍繞行業解決方案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支持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
在此次報告會上,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數據流通交易專家咨詢委員會”正式成立,將圍繞數據深度開發利用、合規高效流通、要素價值釋放等方面,打造貫通數據要素全鏈條、全領域的國際高端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