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小S(徐熙娣)經紀人向媒體證實,中國臺灣知名女演員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游期間因患流感并發肺炎不幸離世。
據報道,由于大S家人都在日本,因此大S將在日本進行火化,屆時全家人再把她骨灰帶回中國臺灣,至于告別式,家屬目前還在協商中。
另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過去,大S多次因癲癇復發緊急送醫,徐媽媽也透露大S還患有心臟二尖瓣脫垂。
另一方面,日本流感話題也成為當日微博熱搜“爆”詞。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萬人
據央視新聞援引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數據,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國內累計流感病例據推算已達到約952.3萬人。
據新華社報道,2024年12月的最后一周,日本全國定點醫療機構報告的流感患者人數今冬首次超過30萬人關口,刷新1999年采用現行統計方法以來最高紀錄。
厚生勞動省每周公布全國約5000個流感定點醫療機構的就診患者數。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的一周內,這些機構報告近31.8萬名流感患者,是上一年同期的三倍多;平均每個機構報告約64人,相較于此前一周的約43人增幅明顯,而政府設置的警戒值為30人。
2024年12月28日,人們在日本東京銀座街頭排隊購買新年點心。圖/新華社
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患者數量均出現上升,且均有醫療機構流感患者數超出警戒水平。其中,大分縣平均每家定點醫療機構報告近105名患者,數量最多;鹿兒島縣、佐賀縣、熊本縣和宮崎縣緊隨其后,平均數均超過90名。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這是日本流感患者人數連續10周增加。厚生勞動省官員認為,流感患者激增,可能與當下適逢假期、民眾“擴大活動范圍”有關。
日本出現流感藥短缺情況
據央視新聞2月3日報道,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數創下新高之后,一些醫院和藥店受部分醫療機構過度囤購藥品造成庫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響,日前出現流感藥短缺的情況。
據新華社報道,日本主要制藥商澤井制藥公司和醫藥巨頭羅氏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中外制藥公司宣布,由于生產難以滿足迅猛上漲的需求,將暫停供應流感藥物達菲及其仿制藥。澤井制藥計劃本月底或下月初恢復供應仿制藥,中外制藥則宣布直到2月底才能恢復部分供應。
日本圣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部教授國島宏之說,由于前幾年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采取嚴格防控措施,“有一段時間沒有暴發流感”,這次面對流感病毒人們“免疫系統削弱了”;患者激增也給醫院帶來了壓力。不過,盡管如此,眼下接種流感疫苗依舊可以有效防控。
流感為何這么兇猛
據瀟湘晨報報道,流感和感冒,雖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感冒是寬泛的大白話的概念,醫學上叫“上呼吸道感染”。流感一般指流感病毒感染,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更容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特別是對于存在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很可能發生炎癥因子風暴,導致炎癥急劇加重,威脅健康。
流感病毒可直接侵犯肺部,導致原發性流感病毒肺炎,嚴重時還會繼發細菌感染,引發細菌性肺炎。患者會出現劇烈咳嗽、嚴重呼吸困難、持續性或反復發熱,甚至咳出帶血或膿性痰液。
“肺炎合并休克或肺炎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又或是肺炎合并休克的同時需要使用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就屬于重癥肺炎,因重癥肺炎被收治進ICU的患者死亡率可高達30%—40%。”長沙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華妹表示,從目前已經公布的消息看起來,由于大S就診及搶救的具體過程尚不清楚,不適合貿然加以分析,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在流感高發季節,雖然全人群普遍都存在感染風險,但某些特定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出現嚴重并發癥。
長沙市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監護室主任何龍培介紹,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攻擊呼吸道上皮細胞,導致氣道炎癥加重,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從而引發哮喘、慢阻性肺等呼吸慢性病的急性加重。這可能導致呼吸慢性病患者出現更嚴重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甚至可能發展為呼吸衰竭,需要住院治療。
除此之外,呼吸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現并發癥,如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等,不僅會加重病情,還可能增加治療難度和死亡率。由于呼吸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較低,感染流感后病程可能較普通人更長、恢復更慢。
罹患流感有沒有可能危及生命?何龍培表示,包括呼吸道疾病,任何一種傳染病都有致死的可能。但通常情況下,并非單純的流感致死,而是流感激發了患者其他嚴重的免疫反應,導致免疫紊亂,加上誘發其他基礎性疾病加重,情況就會變得危急。
專家提醒:這幾類人48小時內盡早用藥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專家提醒,流感季需要格外重視存在重癥高危風險的人群,包括:老人、兒童、孕產婦、有基礎疾病的人、免疫缺陷、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因病正在使用激素藥物、免疫抑制劑,或者器官移植術后、惡性腫瘤化療后、肥胖人群,尤其是超胖的,體重指數大于30的人群。
這些人群因自身特點導致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此類人群可能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重癥癥狀不怎么突出,反而表現為嗜睡、不吃不喝、精神差,容易被忽略。
“對于高危人群,需要快速檢查,積極治療。”谷麗教授解釋,呼吸道感染從臨床癥狀上無法判斷感染了哪些病原,需要通過多重核酸檢測(PCR)才能鑒別是流感、新冠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搗亂”,從而進行積極治療或緩解癥狀。
對于高危人群建議在48小時內用藥治療,如果吃藥期間高燒不退,或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得了流感,要吃藥嗎?是不是要啟動抗病毒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主任醫師谷麗教授表示:并不主張人人吃抗流感病毒藥物。絕大多數患者的自限期約為一周;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建議積極地、早期地尤其是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以降低住院率或住院后重癥發生率。
目前抗流感病毒藥物可及性好、選擇多、儲備足。可選擇藥物根據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三種:
- 血凝素抑制劑:識別并阻斷流感病毒進入機體宿主細胞,比如阿比多爾,目前還不是被廣泛應用于一線的抗流感藥物;
- RNA聚合酶抑制劑:抑制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后進行病毒核酸復制,比如法維拉韋、瑪巴洛沙韋;
-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阻止病毒體內合成后要脫離宿主細胞再去攻擊新宿主細胞,比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
奧司他韋適應性范圍廣,兒童到懷孕、哺乳的婦女都可使用,但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要減量;
帕拉米韋是靜脈用藥,孕產婦適應癥不如奧司他韋口服適用范圍廣;
瑪巴洛沙韋目前也不推薦孕產婦、5歲以下兒童使用;
法維拉韋,目前主要是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使用,研究顯示其在輕癥患者和重癥患者中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本文綜合自21財經客戶端、央視新聞、新華社、瀟湘晨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