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李依農 楊雨萊 上海、廣州報道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當地時間3月19日,日本央行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政策利率繼續維持在0.5%左右,符合市場預期,但同時也反映出了央行對貨幣政策的謹慎態度。
在今年1月,日本央行加息25個基點,使其利率達到了17年來的最高水平。此次維持利率不變,主要出于哪些考量?今年是否還會有進一步加息的舉措?我們來連線西南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主任方明。
利率不變主要受外部因素影響
方明:此次維持利率不變還是略微有些超出市場預期。主要還是出于外部因素的考量,尤其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以及一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央行采取相對保守的政策,能夠為未來留出一定的政策調整空間。
日本的貨幣政策不僅受國內經濟狀況影響,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部環境,由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因素共同作用。我個人認為,由于日本經濟的外向性較強,外部環境對其影響尤為顯著。
今年外部環境系統性風險較高
方明:其實今年這種外部環境的系統性風險還是較高的。尤其集中在美國股市,以及可能存在全球股市的泡沫破裂的情況。這可能引發局部的股市大跌,甚至金融危機。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對全球經濟和日本經濟都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央行可能會以穩定為主,預計加息幅度不會太大,次數也不會多,甚至在極端情況下,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性。
核心還是在于不確定性較高。通常情況下,日本通脹恢復至2.5%,逐步向上,就意味著薪資上升、股價回暖、經濟也在恢復。這樣的情況下,利率在當前0.5%的基礎上逐步上行符合正常邏輯。但由于全球經濟形勢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特別是潛在的金融危機風險,日本的貨幣政策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重點關注特朗普關稅措施走向
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正成為日本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日本央行在聲明中指出,日本經濟活動和物價走勢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包括不斷變化的貿易形勢……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也表示,對海外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非常擔心”。
一方面,日本經濟依賴全球增長,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貿易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市場擔憂美國或將對日本汽車加征關稅,這無疑將會對日本經濟構成直接壓力。如何看待特朗普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的潛在影響?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間可能因此受到怎樣的限制?我們來聽聽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的分析。
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仍待觀察
陳子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目前尚不明確,仍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尤其是對鋼鋁加征的關稅以及對汽車領域可能加征的25%關稅。市場普遍預計,這將對日本以汽車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帶來一定沖擊,進而影響日本經濟的整體走勢。因此,特朗普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以及產業的最終影響如何,仍需進一步觀察。
另一方面,雖然目前市場對物價上升的預期,也就是通脹預期低于去年,同時,大企業的平均加薪率為5.46%,但是否會傳導到中小企業,可能要到今年夏季才能明朗。因此,盡管通脹預期下降,大企業的加薪幅度高于預期,但中小企業的加薪情況如何,需要繼續觀察。
去年日本GDP的實際增長率為微增0.1%,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日本經濟的走勢增長率也有待于進一步的觀察。綜合以上這些原因,日本央行在此次決策中暫停了加息步伐。
日本央行加息態度謹慎
陳子雷:不過,日本央行曾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內將短期利率提升至1%的水平。在今年剩下的兩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能否如期實現這一目標,仍值得關注。從當前日本央行的態度來看,政策制定者表現出相當的謹慎。
當然,還有其他影響因素的存在。比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不僅影響日本的產業,還可能對通脹預期、日本出口以及匯率產生連鎖反應。這些也都是有待于觀察的??傮w而言,日本央行判斷特朗普2.0以來,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強。這促使日本央行在加息政策上保持異常的謹慎。因此,日本央行下一階段的政策走向,仍需密切追蹤和觀察。
薪資和物價的良性循環逐步顯現
薪資上漲和物價的相互作用,也是日本經濟未來走向的重要變量。
最新的春季勞資談判(春斗)結果顯示,日本平均工資增長率達到5.46%,為3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否意味著,日本央行長期所追求的薪資和物價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將如何影響日本的經濟增長前景?我們來聽聽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怎么說。
日本薪資與物價循環尚不穩定
孫立堅:薪資和物價的良性循環決定了日本經濟是否能夠真正擺脫低物價和低利率的通縮結構。這也決定了日本央行未來的利率政策方向,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遏制通脹,還是視通脹為暫時現象,必須更多考慮經濟下行的壓力。
目前來看,這種良性循環的勢頭已初步顯現,但依然極不穩定。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當前受到的關稅政策沖擊以及全球經濟的混沌狀況。這些因素無論是對日本打開國內市場,歡迎國際消費者赴日旅游,從而帶動的薪資增長;還是對日本通過企業向外發展和出口帶來收入的增長,進而帶動的薪資增長,都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日本的匯率在這種不確定性的影響下,波動也在加劇,尤其是美國通脹水平的影響,以及未來關稅帶來的全球經濟通脹壓力,都可能會傳導到日本國內來。因此,薪資收入受到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或無法穩定的維持增長。另一方面,在潛在關稅的影響下,通脹壓力幾乎是確定逐步上升的。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央行決定不再加息,表明其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不如想象樂觀。盡管勞資關系有所改善,工資普遍上漲,但這種增長能否持續,以及是否能夠抵消未來關稅帶來的壓力,仍然不確定。因此,雖然良性循環的勢頭已經出現,但是否能構成穩定的經濟結構,仍難以判斷。
日本經濟前景受外部環境影響顯著
孫立堅:日本經濟的活力帶動了固定投資和房地產市場的回暖,與以往相比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從這些方面來看,日本經濟正有起色,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同時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經濟增長,這一點不可否認。
然而,日本經濟仍面臨老齡化和少子化的結構性問題。老齡化導致了過度儲蓄問題,少子化則抑制了年輕人的消費能力。如果收入增長無法得到保障,年輕人將難以釋放消費需求。同時,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已趨于固定,消費增長潛力有限,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儲蓄。日本屬于外向型經濟,其經濟發展非常依賴外部市場,因此,尤其需要中美兩大經濟體所帶來的商機。如果外部環境好,比如近期中國經濟的回暖,對日本而言意義很大。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編輯:李依農
記者:李依農 楊雨萊
制作:蔡于恬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