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應用落地加速,飛虎互動搶灘布局金融垂直智能體

2025年03月25日 10:13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申俊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AI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的愿景加速實現。被視為AI大模型落地應用重要載體的AI智能體(Agent),正掀起新的行業風暴。

據Research and Market預測,AI智能體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8%。同時,AI智能體可應用于醫療、金融、教育、制造等多領域。

成立于2015年的飛虎互動,是金融垂直智能體的搶灘者。其核心團隊很早便專注于研究互動視頻+AI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度場景化應用,在2017年打造了行業首個遠程銀行應用產品——金融虛擬營業廳,并于2018年開始在銀行業落地,五年多的時間,在中國110多家金融客戶獲得成功案例。

2023年初,飛虎互動團隊基于其在金融行業深度場景化應用的基礎上開始在AI大模型領域進行業務探索。目前,公司已經形成包括營銷機器人、作業機器人、風控機器人三款產品的智能體產品體系。另外,公司還曾獲得騰訊投資、順為資本等產業資本與創投機構的投資支持。

“隨著DeepSeek的普及,大模型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得以應用,各種通用和專用的智能體將不斷涌現。金融、醫療、精密制造等這種具有數據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特點的行業,會率先被AI智能體所賦能。”近日,飛虎互動創始人、董事長石海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

他表示,飛虎互動將持續在金融行業做深、做垂直,以智能體產品為金融行業的核心業務賦能。同時,飛虎互動計劃把在金融領域積累的智能體產品技術經驗,向其他行業復制。另外,公司還在海外業務方面開始了更多探索。

DeepSeek催化下,AI智能體迎來全面爆發

石海東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金融科技行業積累二十多年的行業經驗。2015年,他正式創立飛虎互動,將主打產品金融虛擬營業廳落地到一百多家銀行。同時,團隊也向保險、證券、消金、融資租賃等多個金融細分領域擴展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線上的虛擬營業廳場景中,接待客戶的可以是真人員工,也可以是機器人員工。如果機器人員工能力足夠突出,不僅可以幫助銀行提升服務效率,也可以在銀行真人員工下班后等場景,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飛虎互動團隊意識到其中的機遇,一直在探索相關的機器人產品。“但大模型技術取得革命性進展之前,其實很難打造出完全具有真人能力的機器人員工。”石海東說。

一直到2022年11月OpenAI發布ChatGPT3.5,飛虎團隊意識到在隨著AI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產品的研發可能會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此,團隊從2023年初開始,基于大模型底座開發垂直應用于金融領域的AI智能體,并在后續正式推出智能體產品體系。

“今年是AI智能體的爆發之年,這不僅僅是因為Manus這樣通用AI智能體的推動,主要還是因為DeepSeek的出現解決了基座問題。就像是有了安卓這樣的操作系統,各種專用APP即開始出現。”石海東告訴記者。

他進一步解釋稱,大模型與智能體是相互配合、螺旋共生的關系,DeepSeek等基座大模型解決了大腦的問題,AI智能體相當于在大腦基礎上再提供五官,形成能夠自主感知環境、做出決策并執行動作的AI系統。

而DeepSeek的出現對AI智能體帶來的影響核心在于三點:首先,推理成本大幅降低,讓大模型變得非常容易去使用,便于金融機構等進行私有化部署;第二,大模型的能力水平顯著提升,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門檻;第三,過去各行各業對大模型有一些負面印象,覺得大模型有一些幻覺,而且在訓練時候可能因為數據合規與安全問題,弄出不可預知的結果。DeepSeek作為國產大模型,減少了人們在這些方面的擔憂。

“由此,大家看到AI智能體的爆發,各種通用和專用的智能體不斷出現”。石海東強調,“作為深度垂直的智能體,飛虎更多還是為金融核心業務賦能”。

聚焦營銷、風控等核心業務推出金融智能體

據了解,今年春節以來,中國大概有60多家銀行號稱接入DeepSeek,但主要是用于智慧辦公、運維研發、智慧投研方面,輔助完成報告和運營文案生成、代碼生成與補全、投研簡報生成等工作。

石海東認為,對銀行來說,價值最高的還是對客營銷、風控合規、交易服務三塊業務。飛虎基于在AI大模型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對銀行業務場景、業務細節的洞察,推出營銷機器人、風控機器人、作業機器人三款智能體產品。

以風控機器人為例來看,目前零售貸款行業存在自助辦理、遠程操作增多的趨勢,并且中介包裝與惡意騙貸越來越普遍,亟需銀行更新風控手段進行高效識別。飛虎風控機器人梳理“主觀信用違約”“中介環境檢測”“AIGC換臉”等8大風控要點,調用視覺大模型、聲音大模型等多種大模型,幫助銀行有效進行貸款風險識別。

從浙江一家銀行使用情況來看,該行每天貸款面簽筆數接近1.3萬筆,飛虎風控機器人初步審核發現有131筆貸款(1.03%)存在高危貸款人的疑似風險。隨后,人工復核發現其中74筆貸款(0.58%)確實存在風險,便沒有進行放款。如果這74筆貸款放出,最終形成30%的壞賬,將占到貸款總數的0.17%。

這也就意味著,風控機器人能夠幫助銀行減少了0.17%的壞賬。該行每年的消費貸款規模為3000億元,根據實際應用效果分析,風控檢測全面推廣后,預估每年可減少違約損失5.1億元。

雖說飛虎是金融智能體行業的先行者,但不難預測,未來會出現更多做金融智能體的公司。如幾大國有大型銀行以及部分科技能力居前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可能會自研智能體產品。

“我們也樂于與其一道,共創金融智能體在深度垂直場景的應用研發,且同時也不會與其形成競爭。未來這些先行的銀行智能體會先用于自身銀行的部分場景體系賦能,飛虎的大模型智能體攜其在金融行業的6大類業務、以及多達30多種細分業務場景上的大模型機器人產品的先行優勢明顯,具有在更加廣泛的銀行等金融客戶的實戰經驗。”飛虎互動副總裁喬彥軍說。

智能體技術經驗或向教育等行業復制

在飛虎互動一路發展過程中,也獲得華山資本、容億投資、騰訊投資、順為資本等諸多投資方的青睞。“這些股東對飛虎的幫助都非常大。”石海東說。

比如,騰訊本身是中國前沿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革命浪潮中,騰訊作為入局者會在戰略層面為飛虎的發展提供建議。同時,飛虎與騰訊在生態合作、共創新產品方面也有緊密的合作。

“當被知名的機構投資之后,你就在一個生態體系中,對前沿科技、市場趨勢的認知都會更加深刻,同時也會有更多合作的機會,這些對飛虎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他說。公司計劃在下半年考慮推進新一輪融資,而在現階段,飛虎最主要的目標是對智能體產品進行市場化推廣。

實際上,隨著智能體業務的發展,為飛虎帶來的營收正在逐漸增多。喬彥軍介紹稱,以往,虛擬營業廳業務帶來的收入,能夠在飛虎的整體營收中占到八九成。2023年起,大模型智能體業務跟傳統虛擬營業廳業務,帶來的收入各占一半。預計到明年,智能體業務帶來的收入將占到整體營收的80%。

談及未來的發展目標,石海東表示,首先,飛虎互動將持續在金融行業做深做垂直,以智能體產品對金融行業進行賦能。第二,飛虎將把在金融領域的智能體產品技術經驗向其他行業復制。一方面,會從已經深耕的銀行業向證券、保險行業延伸。另一方面,也希望進入其他知識密集型的行業比如教育行業等。

“賣貸款產品跟賣保險產品、咨詢課程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它對銷售技巧、銷售能力和高情商的需求是一樣,只是需要對知識庫進行更新,這是我們智能體能夠跨行業的基礎。”他說。

第三,飛虎也將進行出海業務的探索。石海東指出,從過往接觸過海外金融機構的經驗來看,其實中國金融業發展是相對領先的,許多產品技術經驗適合在海外進行推廣。由此,海外拓展也將是公司的重點業務方向。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