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第四代住宅”嗎?最近,“第四代住宅”這一概念火了起來。一些地方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此前的房子定義為前三代住宅,把一種全新的住宅稱為第四代住宅。那么,到底什么是第四代住宅?
在北京,有多個第四代住宅項目正在建設。記者就來到了一個位于北京西南四環的第四代住宅。步入樣板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具有面積很大的露臺。
總臺央視記者 金曉曦:在這棟房子里,有一個面積達到了25平方米的露臺,上面還有錯層的設計,讓它的挑高達到6米。居民入住以后,可以選擇在露臺上面種植一些比較高大的植物,來為自己打造庭園。這也是以往的住宅一般所不具備的功能。
露臺為人們提供了健身、讀書、休閑等活動的戶外新選擇,同時也為住宅的室內環境帶來了新變化。
北京某第四代住宅項目銷售主管 朱兆強:整個住宅采用三面采光布局,基本沒有視野死角。像露臺的面積它是不計入房本的,基本上戶型能達到90%左右的得房率。
同時,第四代住宅更多采用了靈活可變的巧妙設計。例如,將眼前這道門拉上,就能輕松形成獨立的客房套間,既保障了客人的隱私,又提升了空間利用率。
除了在房子本身的設計上,不少第四代住宅還將創新延伸到了公共區域,將“森林花園”融入整個小區當中。
北京某第四代住宅項目銷售經理 張思渤:我們打造了上萬平方米的自然景觀,比如有人工湖,有不同的幾十種樹種,讓居民不用去公園,在小區就能享受到這種自然的園林景觀。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重點城市明確要打造四代住宅的新項目預計將突破70個,較2024年有明顯提升。
什么是第四代住宅
第四代住宅到底要滿足什么條件?它又能夠實現人們什么樣的需要?
目前,我國針對第四代住宅尚未出臺統一的技術規范與明確定義,各地也還在對此類項目進行多種嘗試與探索。一般來說,它是集“空中園林”“垂直綠化”等于一體的住宅,也被稱為城市森林花園住宅或者立體花園住宅。與傳統住宅相比,每套住宅一般配備有獨立的空中花園或共享綠化平臺,并具有更大的公共空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住宅的質量和居住體驗。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吳璟:在戶型設計上,比較大范圍使用了大面積的像陽臺、露臺、連廊這樣一些戶外敞開的空間,不僅可以比較大幅度提高房屋實際使用面積,更重要的是為家庭提供了更大戶外空間。
吳璟表示,第四代住宅不僅在戶型設計上進行了創新。同時不少項目還充分利用戶外空間,為居民提供豐富的公共活動區域,滿足居民多元需求。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吳璟:這類住宅能夠提供的,比如說更高得房率,更大戶外空間,新的去貼近綠色的途徑,通常是居民家庭在追求住房改善的過程中比較青睞、比較偏好的一些特點。
新技術加持
助力第四代住宅提升品質
在第四代住宅的建設中,新技術的應用也正不斷優化居住體驗。它們不僅提升了空間利用和居住舒適度,還為住宅賦予了更多可能性。那么,這些技術如何讓第四代住宅既美觀又實用?它們又是如何為居住者帶來更舒適、更高效的居住體驗?
在重慶市兩江新區的這個第四代住宅小區,房屋采用了常用于體育場、機場等大跨度公共建筑的鋼管桁架結構,就像是由鋼管組成的“骨架”,輕便、堅固。和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它可以有效地讓屋子里的空間變大。
某地產公司重慶營銷負責人 劉泓孝:基于這種無梁體設計,業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空間的組合。除此之外,在吊頂和地暖完成以后,得到2.7米左右的實際層高,而傳統有梁體設計只能達到2.5米左右的實際層高體驗。
不僅如此,每戶住宅配備的超大落地窗為室內帶來了充足的采光和開闊的視野。而從外向內望去,玻璃卻呈鏡面效果,這得益于其低透光鍍膜玻璃的特性。
某地產公司重慶營銷負責人 劉泓孝:采用這款落地玻璃,能夠最大限度增加室內采光以及增加外向視野,在這種條件下能夠極大地提升居住舒適度及外向視野舒適程度,同時在室外也能很大限度解決隱私保護。
而在浙江義烏的這座第四代住宅,外立面和結構設計上也進行了創新。一道道鋼梁從主體結構向外延伸,共同承擔著懸空的陽臺重量,兼顧了美觀和實用。而陽臺本身則選用了弧形玻璃,不僅拓寬了住戶視野,提升室內通透感,同時賦予建筑更為流暢、優雅的外觀線條。
義烏某第四代住宅項目負責人 王佳斯:弧形玻璃也應用了彩釉工藝,同時增加了整個立面的豐富度和整體的藝術感。
同時,不少第四代住宅在建造過程中還大量采用復合節能墻體、高性能保溫材料等,并引入綠色建筑技術,從多方面為居民提供更加舒適、可靠的居住環境。
新一代住宅
如何迎接新挑戰
在人們對第四代住宅創新設計充滿期待的同時,也對它的實際居住體驗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追求設計新穎性的同時,確保居住的舒適性、實用性以及長期的易維護性,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第四代住宅中,新的房屋結構和設計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帶來不少新的挑戰。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露臺大了,就像給樓下的房間戴了一頂棒球帽,會擋住進入室內的陽光。位于河北承德的這個第四代住宅,嘗試將露臺與客廳貫通,給光線多留出一個通道,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
承德某第四代住宅項目負責人 于建功:我們運用專業的日照分析軟件進行動態模擬,設計時同步生成周邊建筑采光影響報告,確保所有戶型大寒節氣日照超2小時,項目戶均日照達到了5小時,超國標150%。
開放式露臺導致聲音直接傳遞入戶,樓上鄰居在露臺活動、晾曬衣物等聲音易傳入室內,刮風下雨還可能因結構共振放大噪聲。因此,室內降噪也是要解決的一項重點問題。
承德某第四代住宅項目負責人 于建功:我們把樓板的厚度,由傳統的12厘米,增加至15至20厘米,還增加了一層節能環保的隔聲減震阻尼墊。
作為新事物,一些第四代住宅還存在維護難、實用性受限、受氣候不利條件影響較大等問題,需要因地制宜克服不少挑戰。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接下來,各地在功能設計、戶型設計、安全隱患、應對極端氣候等等所有這些調查基礎上,可以制定本地第四代住宅規范,更好把空間利用好。
瞄準“好房子”
各地積極鼓勵第四代住宅建設
隨著第四代住宅逐漸成為改善型居住需求的熱門選擇,各地政府也在積極出臺政策,為其發展提供支持。從調整容積率計算規則到鼓勵多樣化設計,各地的政策加持正為這一創新住宅形式注入活力。
最近,濟南市調整了第四代住宅相關容積率計算方式,明確滿足相關要求的戶屬空中花園由計一半容積率調整為不計容積率,鼓勵第四代住宅建設。北京則為陽臺、風雨連廊、首層架空等功能空間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江蘇昆山還在規劃設計層面推出新政策,明確支持住宅進行多樣化設計。此前,長沙、重慶、鄭州、廈門、成都、合肥、南京等多個城市也都發布了相關的政策支持。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各地都出臺了第四代住宅的一些建筑規范,主要是在公共平臺、空中花園的面積占比、出挑尺寸的限制、高度的限制,計入容積率規則以及對于綠化種植的要求等。
專家指出,各地支持第四代住宅,源于百姓改善需求激增及社會對住宅質量的重視。目前,隨著全國推廣好房子建設,大多數第四代住宅項目憑借綠色、舒適等方面的優勢,也在努力向好房子標準靠攏。專家表示,第四代住宅更多是開發商的積極舉措,是為了適應國家對好房子的要求所進行的努力,但兩者并不能簡單畫上等號。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第四代住宅和好房子,都是適應居民住房需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而產生的。可以說第四代住宅是好房子的一個類別。但好房子是適應最廣泛群眾的需求,而第四代更多滿足高收入群體的高端改善。
(來源:央視新聞 記者:崔霞 楊瀟 金曉曦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