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周報(第179期)丨浙江出臺綠色金融20項重點舉措;廣州推出全國首批綠色金融創新實踐示范基地

2025年03月31日 16:4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郭曉潔,李德尚玉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實習生余忠梅 廣州報道

隨著綠色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相關的資訊和數據變得越來越豐富。綠色金融周報從宏觀視角和機構綠色金融實踐等角度,關注綠色金融領域的最新前沿動態,追蹤綠色金融市場的最新趨勢,為綠色金融相關參與方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

一、重點關注

1、浙江出臺綠色金融20項重點舉措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聯合浙江省委金融辦、浙江金融監管局、浙江證監局等部門出臺《關于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支持浙江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出20項重點舉措促進綠色發展。

《通知》提出綠色金融發展目標,力爭2025年全省綠色貸款余額突破4.2萬億元,2026—2030年綠色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綠色貸款占比每年穩步提升。在具體舉措方面,建立綠色生態和低碳轉型項目庫及企業庫,健全數字化融資對接機制,加大綠色低碳重點領域支持,推廣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深化EOD模式金融支持,創新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不斷豐富綠色金融供給。建立健全碳信息共享機制,持續推進金融機構碳核算工作,探索“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綠色消費金融業務,助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同時,開展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估工作,將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情況作為監管考核與政策激勵的重要參考。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通知》通過提出完善綠色金融供給體系等舉措,重點支持低碳轉型和生態價值轉化,為浙江金融機構加大對生態價值領域增信手段開發和產品創新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2、廣州推出全國首批10個綠色金融創新實踐示范基地

3月24日,廣州發布了10個“廣州市綠色金融創新實踐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據悉,該批基地由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發起推薦和評選,覆蓋廣州花都、黃埔、南沙、海珠、天河、增城、從化等多個區,是廣州首批“綠色金融創新實踐示范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首個示范基地做法。

典型案例中,森林海旅游度假區項目通過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破解礦坑修復融資難題;從化上水酒店運用“集體建設用地貸”盤活村集體資產,打造生態文旅品牌。兩項目分別實現融資成本降低30%、帶動周邊村民年均增收超萬元。

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表示,示范基地探索出“金融活水+生態治理+產業轉型”的創新路徑,已形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數字化賦能等八大示范領域,為全國綠色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提供“廣州樣本”。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廣州以創新綠色金融工作機制推動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通過綠色金融支持生態、低碳項目建設,不僅破解環保項目融資瓶頸,更以市場化手段激活生態產品價值,為全國綠色金融支持可持續發展提供可復制經驗。

3、陜西西咸新區納入全省綠色金融工作協調機制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印發《陜西省綠色金融工作協調機制》,西咸新區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正式成為成員單位,將與14個省級部門及金融機構共同研究全省綠色金融信息共享、政銀企融資對接、支持西咸氣候投融資賦能平臺建設等事宜,共同探索全省綠色金融發展路徑,推動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西咸新區基本建成“四庫兩標準”,嚴格按照氣候投融資“一標準兩辦法”,精準篩選89個氣候投融資項目及66家氣候友好型企業,預計年減排79.2萬噸,創新落地“碳減排掛鉤貸款”等金融產品,累計為40個項目融資116.73億元。該機制將強化政銀企對接,推動綠色資源集聚,加速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集群發展。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西咸新區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探索,如“四庫兩標準”的基本建成、精準篩選氣候投融資項目和企業、創新金融產品等,為陜西省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實踐案例。此次地方氣候投融資試點納入全省綠色金融工作協調機制,將對地方生態部門與金融部門在綠色金融領域的融合協調帶來利好。

4、上周碳價最高88.25元/噸

3月28日,上海環交所發布上周(20250324-20250328)的全國碳市場每周綜合價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國碳市場綜合價格行情為:最高價88.25元/噸,最低價85.58元/噸,收盤價較上一周五下跌1.88 %。

上周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753,940噸,成交額63,960,961.30元;大宗協議交易成交量500,000噸,成交額41,030,000.00元。

上周全國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量1,253,940噸,總成交額104,990,961.30元。

2025年1月1日至3月28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成交量5,453,590噸,成交額483,202,136.07元。

截至2025年3月28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635,722,254噸,累計成交額43,515,929,239.58元。

二、綠金實踐

1、進出口銀行發行2025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

3月27日,進出口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025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和服務外貿提質增效主題金融債券共計100億元,期限分別為2年期和1年期。本次發行的債券定性為政策性金融債券,由國家給予信用支持。2025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為2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債,發行金額不超過40億元,本期債券的募集資金將依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按照《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界定范圍,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清潔能源產業和外貿領域信貸貸款,獲得了市場投資者的廣泛參與和踴躍認購。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近年來,政策性銀行成為中國綠色金融債的主力發行主體,對綠色金融債市場的擴容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以進出口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憑借國家信用支持,能夠以較低成本籌集資金,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向綠色產業,為清潔能源等領域的項目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2、農發行發行新標準項下首只“孿生綠債”

3月25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上海清算所通過公開招標,順利發行國內首只符合新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的綠色債券,規模20億元,期限2年,發行利率1.5358%,認購倍率3.36倍,獲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機構支持。本次發行采用“孿生綠債”模式,凸顯綠色價值,引導社會資金精準投向綠色發展領域。

債券嚴格遵循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可測度、可核查、可驗證”原則,同時符合新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類別標準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類別標準。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清潔能源、綠色基建等經第三方認證的優質項目,預期建成后將產生顯著環境效益。據悉,2024年11月更新后,新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由中國人民銀行與歐盟聯合編制,覆蓋96項可持續經濟活動,為跨境綠色資本合作提供新路徑。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農行發行首單符合新標的債券,對中歐綠債市場的互聯互通具有示范效應。作為專業的政策性銀行,農發行此次債券發行將引導更多低成本資金投向鄉村領域綠色基建和低碳改造項目。

3、天津銀行發行5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

3月24日,天津銀行公告,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及2021年、2023年度股東會審議通過,該行2025年綠色金融債券于3月24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本期債券發行規模50億元人民幣,票面利率1.98%,期限至2025年3月24日,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認證的綠色產業項目。

據悉,本次債券簿記建檔工作已于3月20日完成,所籌資金在項目投放前的閑置期間,將合規投資于優質綠色債券及高流動性貨幣市場工具。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近年來,地方城商行、農商行發行綠色金融債日漸頻繁,發行綠色金融債有利于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優化資金結構,特別是對中小銀行提供穩定的中長期資金來源支持地方經濟綠色轉型有重要意義。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在线观看精品91福利精品 | 亚洲一区激情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