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增長與虧損壓力并存,新能源車險“翻山越嶺”丨上市險企年報觀察②

2025年03月31日 17:28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孫詩卉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道

隨著各上市險企2024年度報告的披露,新能源車險2024年的發展情況也浮出水面。從披露的數據來看,2024年新能源車險保險規模持續上升,綜合成本率卻依然居高不下,較高的出險率給險企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新能源車險作為當前產險增速最快的業務,包括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陳輝、中國人保集團副總裁于澤、中國太平副總經理朱捷在內的多位高管在近期的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就新能源車險問題作出回復。從各家的表態來看,雖然新能源車險市場當前仍處于微利狀態,但各家險企對新能源車險市場依然持積極態度。

中國太平副總經理朱捷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我們認為新能源車險還是未來車險市場增量的主要來源,將會保持高速的增長。我們初步判斷2025年新能源車險的保費規模將達到1900億左右,增速保持在30%以上,占車險保費的規模將會提升至20%左右。”

“保一輛,虧一輛”,經營難點重重?

從披露的數據來看,中國太保的新能源車險保費達到183.17億元,增速48.55%,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同時,保費占比為17.03%,覆蓋了460萬車主;中國人保方面,2024年新能源車險保費508.7億元,同比增長8.7%,保費占比17.2%,承保新能源車1159.05萬輛,同比增長57.3%。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保將2025年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目標設定在100%以內;中國太平2021年至2024年新能源車險客戶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61%。

如此快的保費規模增速得益于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140萬輛,占全國汽車總量的8.9%。

然而,從各家對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的描述也可以感受到當前新能源車險的承保利潤承壓。綜合成本率是保險公司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包含公司運營、賠付等各項支出。當綜合成本率100%時,即代表收支相等,無承保盈利,亦無承保虧損。綜合成本率越低說明盈利能力越強。而當新能源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高于100%時,該業務便處于“保一輛,虧一輛”的尷尬境地。

從行業數據來看,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虧損狀態。

中國精算師協會和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的分析顯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一體化程度較高,維修成本居高不下。智能設備和配件局部損壞通常需要成套維修更換,而且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采用維修授權模式,不同企業維修體系之間相對封閉,社會化程度較低,零配件和維修工時價格偏高。

另一方面,較傳統車險更高的出險率也進一步推高了新能源車險成本,去年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太保就曾透露新能源車出險率比燃油車高出一倍。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憑借低使用能源成本優勢,成為營運類車輛的優先選擇,2024年新能源汽車中營運車占比較燃油車高10個百分點,使用強度偏大;另一方面,新能源車主相對年輕,35歲以下車主占比較燃油車高14個百分點,車主駕齡相對較短;新能源汽車提速快、噪音小,行駛過程中外界不易察覺,相對容易出險。

種種因素疊加,新能源車險市場形成了“險企叫虧,車主喊貴”的局面。不過面對一系列發展難題,各家險企依然對新能源車險市場表現出積極態度,力爭通過經營模式管理、與車企數據互聯互通等一系列手段降低理賠成本、精準定價。畢竟在財險業務整體增速放緩的當下,高速增長的新能源車險市場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

“力爭綜合成本率達到100%以內”

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持續地優化市場環境。

中國人保副總裁于澤表示,“公司新能源車市場份額較高,渠道掌控能力和定價能力也很強,在維修上和電池廠家等進行了深度的合作,如果政策方面能再進一步擴大系數的浮動范圍,公司新能源車的盈利水平會明顯提升。我們期待隨著政策進一步的落地,同時與行業協會就汽車產業形成一個良性互動,在一些風險減量管理、安全駕駛、維修成本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深度研究。”

針對2025年,于澤稱,在正常災害水平、不發生重大政策變動的情況下,車險方面,公司的發展目標是增速與市場同步,綜合成本率優于去年同期,力爭達到96%以內,其中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力爭達到100%以內。

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陳輝則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新能源車的經營模式剛剛建立起來不久,各家保險主體也在不斷地對這樣一個新興的領域進行有效的探索和嘗試。對此,太保產險有兩方面的經驗和體會:第一,是建立垂直化經營管理的模式。第二,是集中化的理賠模式。在此過程中,要對理賠的相關標準、配件的價格以及出險的數據,與車企利用科技手段進行實時的互通和互聯,來不斷降低新能源車的理賠成本,有效地提升相關維修的經濟性。

陳輝表示,新能源車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新能源車企的經營情況也較前幾年有了明顯的改變,在2024年,太保產險的綜合成本同比下降了4個百分點。

朱捷則指出,在新能源車的承保上,中國太平重點強化提升差異化的定價能力、管控經營成本、深化車企合作等這些策略。近年來公司的新能源車險的經營能力和經營效益穩步提升。承保車輛出險率逐年下降,2024年出險率同比下降8.2%,2025年1至2月出險率同比下降了15.1%。

自動駕駛技術是否會引發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 這些新一代數字技術飛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進入深化發展階段。依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制定的自動駕駛汽車分級標準(按照自動駕駛對于汽車操縱的接管程度和應用場景),自動駕駛可分為L0-L5共六級。當自動駕駛達到L5級時,才能實現完全的自動化駕駛,且任何情況下都無需人類接管,即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此外,L4級自動駕駛只要在系統指定適用的場景下也是“無人駕駛”,可以說,L4就相當于限定場景下的L5。

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和行業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各主流車企先后開啟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配備,部分領先車企規劃在2025年左右推出L4級產品。

隨著駕駛場景中人為因素的弱化,業內認為,無人駕駛技術將促使車險行業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無人駕駛技術的風險,主要是在設計和責任上,將來汽車責任保險可能會替代機動車保險。”

于澤透露,人保財險和部分國內自主品牌共同驗證,使用智能駕駛后出險率有小幅下降。但主要問題不在個體的風險,而是在OTA升級或系統故障帶來的群體性風險。智能駕駛仍是潛在的車險增量市場。“一些頭部企業和人保財險在L2方面有一些合作,有一定的保費收入,目前來看賠付率還可以。”

于澤稱,在產品儲備方面,人保財險正在開發L3及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專屬車險產品,提前布局未來智能駕駛技術升級所帶來的新型保險風險以及保險需求;在理賠方面,人保財險配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汽研、中國銀保信共同制定《智能網聯汽車交通事故保險賠償判定技術規范》,為未來智能網聯汽車事故定責提供行業標準。

太保同樣表示在智能駕駛方面提前進行布局,“新能源車險這塊,無論是太保還是行業,大家都在不斷地研究和考慮過程中。包括大家比較關心和關注的新能源車的智能駕駛方面,當前市場還有更多智駕方面的產品和保障需求,我們已經與多家車企建立了相關的應用實驗室,也將進一步充實人才,為新能源車的發展貢獻太保力量。”陳輝說道。

另外,在新能源車險市場上,除了傳統車險企業,近年來,市場還迎來了車企下場“賣保險”,其中不乏重量級的選手。例如,2021年,小鵬成立天津小鵬商業保理有限公司;2022年6月,理想汽車收購銀建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直接開展車險業務;2023年3月,蔚來汽車收購匯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2023年5月,比亞迪全資持有易安財險股權,拿下保險牌照更名為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并于2024年5月獲批使用全國統一交強險條款,進入多地區市場。

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4 年,其保險業務收入達到13.51億元,絕大部分來自三季度。

整體來看,2025年,新能源車險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行業競爭格局中,一邊是新勢力的跨界沖擊,一邊是新技術下的產品變革,這一千億規模市場如何演變還需持續觀察。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日本人喷液视频jizz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蜜桃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青草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