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融資產凈利潤創六年來最好水平,董事長劉正均談五個“質的變化”

2025年04月01日 16:02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楊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近日,中信金融資產發布2024年度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全年實現收入總額1127.66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60%。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實現5.4倍增長,全年平均股權回報率躍升14.8個百分點至18.4%,基本每股收益0.11元,三項指標均創六年來新高。

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中信金融資產董事長劉正均介紹,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在盈利能力、資產結構、資產質量、品牌形象和隊伍面貌五方面都實現質的變化。中信金融資產副總裁趙晶晶介紹,中信金融資產2024年業績呈現出“雙升、雙優、雙降”三方面亮點。一是收入、利潤實現“雙升”;二是業務結構、資產質量實現“雙優”;三是業務費用、管理費用實現“雙降”。

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是中信金融資產的核心業務,也是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年報數據顯示,中信金融資產的主業核心優勢持續鞏固。根據業績報告,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不良資產經營主業收入906.71億元,占總收入的84.4%;不良資產分部資產為8331.85億元,占總資產86.7%;不良資產分部收入和資產占比超三分之二。

五個“質的變化”

近年來,中信金融資產多次強調改革的重要性,推行多項措施深化改革,大力推動主業回歸轉型,探索業務模式創新,持續加強化險瘦身。2024年業績的大幅增長,一定程度上說明改革紅利已經轉化成發展實效。業績會上,劉正均談到了中信金融資產的五個“質的變化”。

一是盈利能力實現質的變化。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實現收入1127.66億元,較上年增長60%;實現歸母凈利潤96.18億元,是上年的5.4倍,創六年來歷史最好水平。

二是資產結構實現質的變化。資產總額穩步上升,合并資產總額9843億,較上年末增加162億。資產配置繼續向主業集中,完成6家金融子公司股權轉讓,瘦身健體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末不良資產經營分部資產占比86.7%,較2022年初提升34.8個百分點。

三是資產質量實現質的變化。不良資產余額較年初下降30%,全年計提減估值928億元,存量風險化解力度持續加大,資產質量大幅改善。母公司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實現翻番,高于監管要求,風險抵御能力顯著增強。

四是品牌形象實現質的變化。公司市值2024年增長62.5%,跑贏同期恒生金融指數42個百分點,年末市值較2022年11月歷史低點增長197%。今年以來股價持續攀升,入選香港恒生指數公司7項主要指數,投資吸引力持續增強。

五是隊伍面貌實現質的變化。中信金融資產加大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力度,“80后”中層管理人員占比較加入中信時提升15個百分點,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才脫穎而出,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區域及行業布局優化

業績會上,趙晶晶在介紹2024年度經營業績及財務情況時表示,得益于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加快主業轉型升級,持續優化資產結構和行業布局,中信金融資產交出了6年來最好成績單,呈現出“雙升、雙優、雙降”的業績亮點,即收入、利潤實現“雙升”;業務結構、資產質量實現“雙優”;業務費用、管理費用實現“雙降”。

在業務結構方面,趙晶晶介紹,中信金融資產持續深耕主業,2024年新增主業投放1661億元,是上年的1.2倍,位居行業首位。在新增投放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占比80%。

年報數據顯示,中信金融資產在區域及行業布局優化。據披露,2024年該公司服務國家戰略及產業發展需要,聚焦重點領域,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強化項目研究判斷能力、深挖不良資產潛在價值,優化資產投向的區域、行業布局,收購處置類資產余額中來源于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重點區域資產規模占比提升約0.8個百分點。新增投放聚焦央國企資產盤活、實體企業紓困等重點領域。

在業務費用、管理費用上,趙晶晶介紹,中信金融資產強化精益管理,在業務拓展大幅增加、收入利潤大幅提升的情況下,業務費用和管理費用持續壓縮。2024年業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下降7.2%,傭金及手續費支出同比下降57.2%,降本增效成效明顯。

2025年是中信金融資產實現“三年質效顯著提升”戰略目標,同時向“成為行業標桿”進軍的關鍵一年。趙晶晶展望,中信金融資產將按照“優資產、增收入、抓回現、壓不良、促改革、練內功”18字經營工作要求,推動經營業績再上新臺階。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增強盈利能力,二是提升主業能力,三是加強風險管理,四是深化改革賦能。

主業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4年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出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標志著不良資產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規拓展了不良資產收購范圍,增加了處置手段,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根據業績報告,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不良資產經營主業收入906.71億元,占總收入的84.4%;不良資產分部資產為8331.85億元,占總資產86.7%;不良資產分部收入和資產占比超三分之二。

副總裁陳鵬君談到,從總體上看,中信金融資產的不良資產經營主業呈現出三個特點:一個是“穩”,穩的基礎不斷夯實,收入同比增長35.4%;一個是“進”,進的態勢愈發明顯,新增投放規模超千億元,而且儲備項目超過千億元,發展后勁足、空間大;一個是“優”,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見效落地。從結構上看,中信金融資產在堅守主陣地的同時打造新模式,并培育發展新動能。

在堅守主陣地上,中信金融資產堅決扛起、充分發揮不良資產國家隊、主力軍作用。一方面處置業務收購規模行業領先,另一方面,不斷深化不良資產處置的理念和認知,充分運用“投行+投資”思維,挖掘、修復和賦能不良資產的處置價值。

在打造新模式上,中信金融資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培育重組業務新打法,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一是豐富問題企業化險脫困模式。綜合運用債務重組、破產重整、并購重組、產業整合等“金融+產業”、“債權+股權”、“共益債+重整投資”等手段,設計個性化救助方案,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二是打通存量資產盤活全周期服務。從方案咨詢、資產整理到盤活重整,有效支持企業優化資產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三是打造地產協同紓困化險模式。

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方面,陳鵬君介紹,該公司圍繞國家戰略導向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聚焦特殊機遇投資,綜合運用市場化債轉股、重組、紓困等手段,服務實體企業降負債、產業整合、并購重組、主輔剝離等業務需求,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權資產占比較上年大幅增長,資產的效益性大幅提升,已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和市場競爭優勢。

集團綜合性優勢為主業提供拓展空間

中信金融資產已加入中信集團三年,成為中信集團重要的金融板塊。如何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也是市場關注的話題。業績會上,總裁李子民對這一話題做出了回應。

李子民首先表示,中信集團獨有的綜合性優勢為公司的主業提供了更多拓展空間,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場景”。中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跨國性集團,具有顯著的綜合優勢和品牌影響力,中信集團的產業布局覆蓋各行業、各區域。每一個局部都是一個“小世界”,每一個“舞臺”都能提供給中信金融資產去“表演”。李子民透露,僅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與其他兄弟單位協同的項目就有116個,協同成果豐碩,已成為公司“一三五”戰略的“助推器”。

第二點是資源稟賦。李子民表示,在業務協同上,中信金融資產不僅是受益者,還是貢獻者,并且可以創造出更多新功能。中信金融資產作為集團金融版塊“最后一塊拼圖”,發揮著自身逆周期救助性的功能,走出了一條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綜合性企業集團有效協同的新路子,已經在銀行托管、服務信托、證券委外投資、盤活存量、協同化險等等方面,擦亮了中信特色業務協同品牌。

李子民表示,展望未來,依托集團開放共享的協同體系、龐大的客戶資源、全球的產業布局、豐富的場景優勢,中信金融資產的業務協同還有更大拓展空間。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址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亚洲精品最新国产自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