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新職傷的城市,我不跑的”。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蘇琦
編輯 | 魏佳
在四川成都跑外賣三四年,張興偉最嚴重的一次受傷發生在去年夏天。
那是一個暴雨天,張興偉去一家商場的負一層取餐,雨水順著往來人群的雨衣、雨傘淌到了地面瓷磚上,即使那個地方他已經跑過二十多趟,還是滑倒了。當時他一只手抓著手機,另一只手拎著外賣,沒有任何支撐,身體就這么直直地摔了下去。
摔倒后的第一時間他只是覺得膝蓋有點疼,當時正值訂單量多的中午,是一天中最賺錢的時候,他來不及多想,忍著痛送完了后面的十幾個訂單。等忙完他剛想坐下休息一會,卻發現膝蓋腫脹,已經完全站不起來了。
他和站長報備后,趕忙叫上朋友攙扶他去了醫院檢查,醫生告知當天就得動骨折手術。躺在病床上,他仍在反復盤算醫藥費賬單和自己必須停工的時間。
他的經歷并不是個例。根據各大平臺財報以及人社部的統計,2024年,兩個主要的外賣平臺,美團平臺騎手已達745萬人,餓了么活躍騎手超400萬人,還有大量的同城閃送騎手。如此看來,即使減去只是偶爾送外賣或者短時間就離職的騎手,這一群體的總體數量也接近千萬級。
和張興偉一樣,騎手給無數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托起了自己的家庭。當意外猝然降臨,誰能為他們撐起一張“安全網”?
術后第二天,張興偉從站長口中得知了一個叫“新職傷”的新型工傷保險,“我沒繳過這個保險啊?”他疑惑地在自己的騎手App上提交了賠付申請。在等待賠付的過程中,張興偉一度懷疑這個保險到底有沒有用,站長告訴他,平臺每一單都已經為騎手繳費了。當醫療費報銷和幾萬元的傷殘補助金到賬的那一刻,這個男人終于松了一口氣。
自2022年開始,600多萬像張興偉一樣的美團騎手都有了一份由平臺繳費的“工傷保險”,兜住了他們風吹日曬的風險。
收入體面、靈活自由的“兜底”工作
“外賣騎手”,是一份不需要高學歷、高技術,但收入相對體面的職業。這些年,吸引著不少人加入。
美團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美團全國范圍內高頻騎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間。以由熟練騎手組成的樂跑騎手為例,這類騎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廣深等高線城市可達11547元。
收入之外,騎手們更看重其靈活用工屬性?!付ń筄ne」從多位來自不同城市的騎手處了解到,外賣騎手這份工作容易上手、時間靈活、工作城市易于變更,符合他們的需要。
不少人把騎手當作過渡性職業,甚至僅僅是副業,鞠凌云就是其中一員。2020年前后,因為所在行業停擺,他把送外賣當作“全職”來做,一天平均工作8-10個小時。2023年,他轉行跟著親戚售賣旅游產品,但發現行情不如想象中好,又回來兼職跑外賣,賺點零花錢,同時尋找更適合的就業機會。
對于一些人來說,跑外賣是調節家庭收入的重要方式。廣西人劉秋蘭和丈夫一起在深圳打拼,他們有個還沒上小學的孩子。2022年5月21日,是一個周末,劉秋蘭開啟了第一單外賣配送。當天,丈夫休息在家看孩子,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情上崗。現在,她每天根據孩子幼兒園的上下學時間“插空跑單”,每天跑7個小時左右。
對她來說,做騎手時間自由,方便接送孩子上學,“雖然收入比老公少,但是工作時間比他更有彈性、強度也沒他那么大,照顧家里的同時,還能賺點生活費?!?
騎手還是不少人工作出現變動后的第一收入來源,使自己能夠獲得一定的緩沖空間。
陳國平是廣東梅州人,在深圳做騎手已經四年多了,媳婦在老家帶孩子。他原本干物業,丟了工作后,一家人斷了收入來源。正發愁時,他選擇先當騎手“應急”,現在一天能送六七十單,每月收入比干物業時還要多幾千塊。
不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希望在大城市找機會的人,也會將騎手看成是闖蕩大城市的“入場券”。
2022年夏天,陳賢斐從海南樂東到了省會??谧鲵T手,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鄉到省會工作。憑借這份工作,她在省會闖蕩了一陣,積累了一些本金和經驗后,返回樂東老家種植哈密瓜,開啟了小型創業之路。
騎手這個職業還有一個特點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收入發放準時”,這對很多家庭來說非常重要。
葉強來自四川綿陽,家里有個3歲的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之前,他在廣東跟著親戚在工程項目上鋪設電纜,每天爬上爬下,體力消耗大,他不怕吃苦,怕的是工資收入因為工程項目結款等問題壓賬期,“工資不到手,都不敢往老家打電話”。
前年回到四川之后,他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當騎手,跑全城配送,雖然也辛苦但是工資不拖也不積壓,到手的收入和之前打工相差不大。本來他打算干半個月過渡一下,結果一直做到了現在。
一座城市的外賣騎手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帶著不同的期望奔波在街頭巷尾。這份工作,不僅讓他們養活了自己和家人,也讓他們在城市有了第一個落腳點。
從觀望到信賴,外賣小哥們的“安全賬”
盡管騎手這份工作門檻較低、收入穩定,且已經從“打零工”走向“職業化”,但很多騎手仍會面對一個潛在的擔憂:工作中可能發生意外。這個群體需要貼合職業特征的保障。
說到保障,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社保。社保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幾年前已并入醫療保險),但對于一部分騎手來說,因為主觀意愿或客觀條件,就業地的社保并不一定是他們當下時間的最優解。
趙耀之前做過公司銷售代表,也創過業,后來因為生意不景氣,2021年轉行做外賣騎手。他的工作地點在北京,但一直希望攢夠錢后回四川老家重新創業。是否在北京繳納社保,讓他陷入了糾結,“五險”中他最急需的是工傷保險,但工作地點和時間不固定,甚至多平臺接單,按照傳統方式沒辦法繳納。
葉強則是給自己父母在老家繳納了社保,老兩口目前已經開始領退休金,有了一份保障。至于他自己,他認為生活中的意外太多,需要面臨的風險也多,繳納社保的動力不太大。他的一位同鄉騎手也沒有繳納社保,原因是在農村老家已經參保了新農合、新農保,如果在大城市繳納五險一金,就屬于重復參保了。
對于騎手來說,他們深知這份工作會面臨哪些風險,也希望能夠得到保障,尤其是工傷保險。然而問題在于,傳統社保中工傷保險并不適合工作靈活性極高的騎手們。
這個時候,一種更加合適的保障方式出現了?!奥殬I傷害保障”(下稱“新職傷”)是專為靈活就業人員而設的一種新型社會保險,由平臺為勞動者參保及繳費。換句話說,新職傷就是騎手對口的“工傷保險”。
這份探索早在2022年7月就已經開始落地試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北京、上海、四川、廣東等7個省市進行了“新職傷”試點,兩年多已經覆蓋1000多萬人,包括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人員。其中美團是最大的首批試點平臺之一,公開信息顯示,美團已累計投入14億元為600多萬名騎手繳納了新職傷保費,據了解,占到參??側藬档囊淮蟀?。
起初,一些騎手并沒有把這份保險當回事,直到他們遇到意外受傷時,才意識到這個保險是真的有用。
劉秋蘭自己全額繳納靈活就業的社保,此前對于新職傷這個險種,屬于“聽過但沒在意”。而就在2024年10月,跑單兩年的劉秋蘭第一次受了傷,她與逆行的電瓶車相撞、磕破了臉。對方慌忙中報警,劉秋蘭聯系站長,被送醫后臉上縫了十幾針,醫藥費一共花了4000多元。
最終,警方判定對方主責、劉秋蘭次責,對方賠償了3000多元。在站長的指導下,她通過騎手App申報了新職傷,提交了就診證明、事故鑒定書等材料后,剩下的1000多元都由新職傷報銷并直接打到了卡上。她這才感受到“新職傷的幫助來得太及時”。
來自山東濰坊的騎手侯領山此前對新職傷有一種“備胎”心理,“有新職傷當然是好的,誰都不想受傷,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直到有一次,侯領山在送餐途中與機動車相撞,下巴上縫了五針,全身多處挫傷,醫療費要大幾千元。報警之后,警方找到了逃逸的機動車,判定他與三方機動車為同等責任,醫藥費由對方賠償一部分,新職傷兜底了3700多元。躺在床上休養的侯領山,意識到新職傷成了他以后送餐必備的“定心丸”。
目前,騎手們只要在試點省市內接單,平臺都會自動為騎手繳費,騎手每開始一單就會有相應的保險,每單必保、每人必保,同時新職傷與騎手的商業保險如意外險之間是互補的關系,可以為騎手提供雙重保障。
此外,新職傷能報銷醫療費,還會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數萬元的傷殘補助金及賠償金,真金白銀地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意外風險兜底。
2023年的一個雨天,葉強在送餐途中遇到兩名行人下出租車后違規跨越車道護欄。為躲避行人,他緊急剎車后摔倒在地,導致鼻骨骨折。最終交警判定兩名行人需要承擔70%的責任,葉強通過新職傷報銷了剩余的部分,還收到了幾萬元的傷殘賠付金。
安全有人兜底,才能干得更長久
曾經有一份騎手報告指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騎手工作年限兩極分化,半年以下和兩年以上的比例都很高。
一位站長分析,這一行里有大量的人因為不適合而退出,因而流動性很大,也有小部分人認同且需要騎手行業,愿意斷斷續續干上很久。對后者來說,新職傷為他們加了一層兜底保障。不少騎手表示,“安全有了兜底之后,更有干勁了”。
董建紅已經做了6年騎手,去年10月,在高峰期因為著急送餐,下樓時一腳踏空崴了腳,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已經骨折。在站長的提醒下,董建紅在騎手App上申報了新職傷賠付。
受傷后,董建紅在家一躺就是三個月,越躺越著急。他家中經濟壓力大,有房貸和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老家還有老人要贍養。好在,今年3月董建紅靠著新職傷領到了幾萬元的傷殘補助金,才安心了一些。
腳傷剛恢復,董建紅就回來繼續跑單了?!膀T手這份工作的現金流相對穩定,適合養家糊口,有了新職傷心里也更有底了”,他表示。
對于一些人來說,幾年的騎手生涯已經讓他們適應了一種“候鳥”般的新型生活方式——盛夏和隆冬等訂單旺季在大城市送外賣,其余時間則返回老家打工或者照顧家人。一位跑單八九年的老騎手說,他認識好幾個這樣的騎手。
2023年12月,北京下了一場大雪,一位老家河北的騎手在路上滑倒導致骨折。臨近春節母親病重,他回到老家,邊照顧生病的母親邊養傷。他計劃等回到北京就申請新職傷,平臺的客服時常聯系他,讓他有時間就要去辦理勞動能力鑒定等,他準備母親的病好一點就回北京,一是做鑒定,二是繼續跑單賺錢。如果母親有需要,就立刻回老家。
對東北小伙呂東軒來說,外賣這份工作本身也給他帶來了很多意義。在來北京之前,他因為性格偏內向,不愛與人交流,一般都通過網絡做遠程兼職。現在做了全城配騎手,他去了北京很多地方,有豪宅別墅也有城中村;接觸的訂單也是形形色色,給小學生送過作業,也給醉酒中年人找過車,無形中鍛煉了他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
在騎手群體中,新職傷已經是口口相傳的兜底保險。「定焦One」在與騎手們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一些騎手受傷后,從新職傷中獲益,重返工作崗位或準備換城市當騎手時,都會將是否有新職傷作為考量因素之一。
新職傷經過兩年多的試點,已經探索出很多可供復制的經驗,試點省市既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發達省份,也包括四川、重慶、海南等經濟水平居中的省份。不少騎手呼吁將新職傷推廣到更多城市,“沒有新職傷的城市我不跑”。
半年前,呂東軒曾在一次送單中摔倒骨折,在美團平臺經辦人員指引下報銷了醫療費用,并拿到了數萬元的傷殘補助金。呂東軒說,身體恢復后,他仍然準備在北京或四川跑單,因為“這兩個城市不僅有穩定的訂單和收入,還有新職傷這份兜底的安心”。
新職傷試點作為“靈活就業社保探索第一步”,貼合靈活就業群體的特點,且已經得到了階段性的成果,在新職傷的大范圍復制上,政策層面也將更進一步。
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新職傷試點兩年多以來,參保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人?!拔覀儗⒃诳偨Y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完善費率等政策,從擴容省份、新增企業、拓寬行業等方面穩妥有序地擴大試點范圍,準備將試點省份由7個增加到17個,并逐步推動在全國實施。”
從7省份試點到即將覆蓋17省份,這項探索不僅承包了騎手們的“安全自由”,更折射出一個社會的進步——當靈活就業者不再因風險躊躇,當每一份努力都能被穩穩接住,他們終能跑得更遠。
*題圖來源于《逆行人生》豆瓣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