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
美國新關稅政策生效前一天,出海賣家們異常繁忙。
“都是因為關稅的事兒。”4月8日晚上9點,寧波凌凌七跨境電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幸終于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接通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電話。關稅落地的最后一晚,他們需要找出應對的策略。
“我們有已經在海面上運輸的貨,還有馬上要在工廠里提走的貨,工廠里還有待生產的貨,另外在美國已經上架的貨也得考慮。這些情況都得趕緊拿出點應對措施和方案來。”李曉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近期,發往美國的貨量已經出現減少,不確定性下,賣家們更為謹慎。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關稅落地前一天有大量客戶選擇退倉。
4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已正式生效。這將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市場策略與風險分散路徑。
貨在海上,稅已到岸
據新華社報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了最新的關稅政策,根據新政,美國將對中國征收34%的對等關稅。
4月9日,該關稅政策正式生效。
政策生效前的最后24小時,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應對。
“今天我一天都在忙這些事。”4月8日晚,李曉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首先,得跟工廠確認一下,那些已經下單的貨到底還用不用繼續生產。然后,對于已經生產好的貨,得趕緊決定要不要馬上發貨。還有那些已經在海面上漂著的貨,接下來的定價問題也得趕緊搞定。這些事兒今天都得解決掉。”
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的新業態,其特點是庫存周轉快、訂單周期短。然而,由于海運物流通常需要15-30天的時間,這種時間差使得企業在面對政策突變時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特朗普政府從宣布“對等關稅”到正式實施僅給出一周左右的緩沖期,這完全不足以讓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作出充分調整。
對于像李曉幸這樣的中小賣家來說,最大的困境在于那些已經在途的貨物。“那些還沒到港的貨,到了美國之后就得按照新的關稅政策來執行了。我們之前發貨的時候,可沒想過會增加成本,那現在貨到了港,該怎么辦呢?”李曉幸向記者表示。
這個問題困擾著整個行業,因為按照國際貿易慣例,關稅調整通常以貨物到港時間為準,而非發貨時間。
具備全球化布局的企業反應可以更為迅速。安克創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4月9日關稅指令生效前,依托公司已構建的全球物流倉儲網絡(如美國、多地海外倉),加速向目標市場運輸并儲備貨物,利用現有庫存緩沖短期成本壓力。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此次關稅調整將不可避免地推高商品價格。“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上漲最終將傳導至終端消費者。
李曉幸向記者表示,他們已經完成了漲價,漲幅達到20%至30%。目前上架的這一批產品是在關稅加征前到的,成本上沒有受到關稅的影響。
而美國市場因為受到近幾天輿論的影響,也在加緊囤貨。李曉幸表示,最近兩天的訂單量是有增長的。
至于未來的定價是何走向,李曉幸也不能確定。“不知道這批貨到了會被加征多少關稅,也不確定政策還會有什么新變化,但現在距離這批貨到港還有一個時間周期。”
她更擔心的是之后航線的穩定性。“船東信心不足將導致航線穩定性受到嚴重影響。即使市場在未來恢復信心,航線的重新啟動也并非一蹴而就,可能會經歷一段冷靜期或等待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主觀上愿意繼續出貨,航線價格也可能大幅上漲。”
如何應對?
雖然未來的變化仍然充滿未知數,但眼下有些決策必須做了。
李曉幸向記者表示,關稅變動下,選品變得更加重要。“選品一定要精益求精。簡單來說,選的產品得是剛需產品,即美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
她進一步解釋,這類產品最好具有價格彈性較低的特性,即使價格出現小幅波動,消費者也不會輕易放棄購買。
基于這一策略,李曉幸的公司已經對現有產品線進行了調整,退掉了兩個不符合標準的貨品,同時保留了幾個核心單品。她表示,這是階段性調整,公司仍會保持觀望態度,根據形勢變化隨時優化產品組合。
此外,多市場布局的緊迫性更強。不少賣家均表示,目前最穩妥的方式就是“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雖然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利潤往往最高,但過度依賴某一市場將潛藏巨大的風險。
“美國市場肯定不能再作為單一的銷售渠道了,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了,我們必須要開拓新的,”李曉幸向記者表示,“今天我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開通了歐洲多個站點。”
她表示,未來預期向歐洲、中東、拉美市場做拓展,根據不同市場的情況對團隊架構以及核心品類進行優化和調整,也會考慮加強本土化運營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有效抵御可能出現的風險。
上海胤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宋磊的實踐印證了這一趨勢。他向記者表示,其公司業務里美國市場占三成左右,其余面向歐洲、澳大利亞等市場。
“我們正在重新配置資源,”宋磊向記者表示,“我們會把本來應該投到北美上面的人、貨盤、資金等全部用來投到其他市場,比如歐洲、俄羅斯等。”他不太擔心業務的增長會降速。
在當前形勢下,他將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會提前著手將部分業務逐步向其他國家轉移。“與其猜測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動向,不如腳踏實地調整業務布局,”他坦言,“這才是更靠譜的做法。”
安克創新也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北美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公司目前在大力開拓歐洲、東南亞、澳洲、拉美等非美市場,中國也會是公司持續投入的市場之一。
但不同地區和市場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以中東市場為例,中東地區消費者的偏好較為集中,對產品的選擇范圍相對較窄,與美國市場對多種產品的高包容度形成鮮明對比。此外,中東地區與美國在產品認證標準、語言以及宗教習俗等方面也存在明顯差異。
“并不是簡單把生意平移過去就可以。”李曉幸向記者表示,“挑戰是有的,但也必須去嘗試。”
綜合來看,跨境電商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戰略調整期。無論是產品選擇的精益化,還是市場布局的多元化,都體現了從業者應對不確定性的務實態度。
正如受訪者所言,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主動調整總比被動等待更為可取。這種戰略轉型不僅關乎企業當下的生存,更將決定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