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柳寧馨 杭州報道
4月9日上午,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創新孵化行動正式發布,中國美術學院與7家科技企業正式簽約,其中囊括了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強腦科技、群核科技等四家被稱為“杭州六小龍”的企業,以及靈伴科技、阿里國際、美團低空物流科技等科技創新企業。校企雙方就產學研深度合作、教科人協同一體化發展,達成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
五年前,宇樹科技攜“行業功能機”AlienGo第一次走進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獲得佳作獎并參與創投路演,5年間參報5件作品并多次參與特展,成為該獎項孕育出的一批早期科創新勢力。
“杭州六小龍”之一的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起參與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憑借其在四足機器人領域的創新成果,連續兩年提交參賽作品。以“絕影X20”智能四足機器人為始,展現其在機器人技術與設計融合方面的持續探索與創新。
強腦科技自成立以來,持續致力于智能硬件與生物傳感技術的創新,連續3年共報送參賽作品15件,參賽作品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曾獲得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金獎。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DIA)是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導下的中國創新設計領域首個國際化的學院獎,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最具世界影響力的綜合創新設計大獎。
中國美院以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創新孵化行動為始,聯合多家參賽企業,打造多方協同、總體發展的“創新聯合體”。大獎以挖掘新物種、培育新賽道為導向,注重參賽作品的原創性和首發性,深度發掘創新性、突破性、成長性和革命性的創新設計作品和前沿應用案例。
自去年11月以來,浙江把“創新浙江”確立為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的鮮明標識。日前,浙江省經信廳印發《2025年浙江省推動高新技術及產業化發展工作要點》,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也提出制定構建完善“企業出題、政府助題、平臺答題、車間驗題、市場評價”閉環機制的工作方案。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秘書長盧濤提到,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作為科創資源匯聚平臺滋養了眾多創新項目,并推動優質企業進一步反哺人才培養。
具體來看,企業基于市場痛點精準出題,確保高校科研與產業需求緊密對接;高校依托跨學科團隊攻關命題,推動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專家評審環節引入國際與產業視角,提升項目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創新孵化基金與實習崗位的設立,打通了從研發到商業化的全鏈條,實現科研成果的市場落地與人才定向輸送。
這一閉環機制不僅強化了產學研深度融合,更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的有機聯動,形成“需求牽引研發、實踐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環。
十年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已累計參賽作品達60000余件,覆蓋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創新強國參賽率高達84%,智能化產品達72%。參賽者中涵蓋美國谷歌、福特、霍尼韋爾,日本夏普、富士通、愛信,荷蘭飛利浦,德國寶馬,中國華為、騰訊、阿里、百度、字節跳動、小米等6000余家高精尖智造企業,以及全球80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國際頂級院校智庫覆蓋率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