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4月14日,A股蘋果產業鏈開盤大漲。
早盤,Wind蘋果概念指數一度沖高逾4個點,后有所回落,截至記者發稿,漲幅2.6%。
個股方面,超聲電子、科森科技漲停,勝利精密、精研科技、百邦科技上漲。果鏈“三巨頭”歌爾股份、立訊精密、藍思科技均早盤沖高,但后有所回落,截至記者發稿,漲幅3.42%、2.08%、1.34%。
11日晚,據央視網報道,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其中,對智能手機產品的豁免,意味著蘋果相關產品有望不受此次“對等關稅”政策影響,這使得備受關注的蘋果產業鏈暫時解除危機。
不過,從當前市場走勢來看,市場對果鏈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猶在。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蘋果自今年農歷年后便開始為美國市場備貨,目前超過2個月的庫存,故關稅對2025年二季度美國市場銷售幾乎無影響。但對供應鏈而言,提前拉貨可能導致新舊款iPhone轉換期的出貨衰退較以往顯著。iPhone進口關稅由145%下降到原本的20%,表面上對緩解市場氣氛有幫助,但實際上這對蘋果仍是很大的壓力,否則Apple不會從農歷年后就開始為美國市場備貨。
此前,包括歌爾股份(002241.SZ)、立訊精密(002475.SZ)、藍思科技(300433.SZ)、領益智造(002600.SZ)、長盈精密(300115.SZ)等蘋果供應商頻頻發聲,稱制造環節并不承擔關稅成本。
與此同時,近年來果鏈公司已積極向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地區轉移產能,目前在東南亞地區已形成完善產業鏈配套和供應鏈,可以滿足對美出口需求。有公司表示,越南作為生產制造基地的大環境不會有太大變化。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中國作為蘋果主要供應商基地的格局短期內并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