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毫米級“外科圣手”、24小時不眠的“鋼鐵工人”、化身“拉花師”的咖啡機器人……在第137屆廣交會上,46家中國科技企業組成的“機器人天團”正在上演現實版“機器人群俠傳”,圈粉眾多外商。
從手術室到生產線,從咖啡館到駕駛艙,國產機器人正以驚人的創新速度重新定義全球產業鏈,不僅展現了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更揭示了智能制造的未來圖景。
國產機器人究竟進化到什么程度了?背后蘊含哪些智造新趨勢?在這場“機器人+”的產業革命中,中國智造如何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發展?戳視頻,3分鐘速覽這場機器人界的“華山論劍”!
人形機器人小麥“自己賣自己”
20公斤負重輕松拿捏
5小時綜合續航
人形機器人都“進廠打工”了
魔法原子機器人科技銷售總監 田罡:“(我們的機器人)主要是針對工廠、商業場景,‘抓、拿、捏、取、放’這樣5個工序,實現了柔性物流、簡單的搬運包括掃碼入庫等等。目前小麥機器人已經進入到了量產的場景,開始實現批量化交付。我們希望機器人走進千行百業。”
“廣州街坊”里掂機器人兄弟齊亮相
今年的廣交會
不僅“春晚頂流”宇樹機器人來了
還有在今年春節越秀花市上
和市民握手的“本地街坊”——里掂機器人兄弟也來了
它們有什么過人之處?
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總裁 李衛銃:“這兩款人形機器人分別是輪式的里掂F1和雙足的里掂D1。里掂F1是哥哥,里掂D1是弟弟。我們希望讓年輕人覺得在工廠里成為人形機器人的指揮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到制造業。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中國的人形機器人進入到海外市場,尤其是歐洲。”
主刀醫生是機器人?
0.5毫米級"外科圣手"
激動的心
但沒有顫抖的“手”
全骨科手術機器人錕铻
出手“快、穩、準”
元化智能科技(深圳) 董事長兼總經理 孟李艾俐:“(機器人)可以做膝關節置換、髖關節置換,機器人會非常精準,0.5mm的誤差。傳統手術要兩個多小時,現在只要50分鐘,髖關節就更快了,只要36分鐘,大大地減少了病人的出血量等后遺癥,創傷小,恢復也快。不少醫院都在使用我們的產品,已經做了超過4000臺手術了,效果非常好。”
智能座艙評測機器人
你的愛車能過關嗎?
智駕發展到現在
各種黑科技功能層出不窮
但你絕對想不到的是——
連智能座艙評測都有專業機器人了!
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市場經理 陳百川:“機器人可以代替測試人員自動化完成各項測試任務,比如打開車窗、關閉車窗、打開空調、關閉空調等等。它顯著的優勢就是可以7x24小時不間斷進行各項測試任務。效率能夠提升十倍以上。”
有機器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廣交會的現場,堪比一場“武林大會”——巡檢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咖啡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陪伴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餐飲機器人、導引講解機器人,46家企業帶來的各式機器人各顯神通,在各自領域花式“整活”。
記者在現場可以明顯感受到,“人機共生”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在廣東,以“七劍客”為代表的機器人產業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產量穩居全國第一,更創造了“全國每3臺工業機器人就有1臺'廣東造'”的亮眼成績。
發展新質生產力,機器人“江湖劍客”已亮招論劍!
————————
出品:21財經客戶端 學習經濟頻道
制片:王瀅 劉巷
拍攝:朱景輝 肖航
編輯:譚婷
(實習生蔣穎之對本視頻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