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滑縣位于河南北部,素有“中國小麥第一縣”之稱。6月7日,滑縣農民李保申開著收割機抓緊收割自家小麥。李保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按現在的收割進度,次日就可以完成絕大部分小麥收割。
農閑時李保申跟著建筑隊在河南其他城市工作,為不誤農時,5月25日,李保申在鄭州下轄的中牟縣做完核酸,核酸結果出來后當日便搭乘汽車返回滑縣,經過掃碼、查看行程碼、健康碼、測溫等步驟后順利返回家中。
李保申談到,同村也有其他從外地回家收割小麥的村民,部分從外省返鄉的村民由于擔心防疫政策變化,選擇提前回村,為可能的隔離預留時間。
“現在小麥收割都機械化了,很方便,家里勞動力回不來的說一聲,鄰居基本都能幫幫忙。但我們村的人基本都回來了,沒有出現耽誤麥收的情況?!?李保申說。
我國夏糧小麥主要靠機收,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與“三夏”期間農機手、農機、農民的跨區流動、上路下田工作,6月2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云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從確保農機跨區轉運通暢,確保農機進村下田順暢和確保疫情地區收獲有把握三方面著手做好小麥機收工作。
“三夏”小麥機收進行時
王甲云在前述發布會上談到,集中麥收將在一個月內完成,全國將努力實現3.3億多畝小麥顆粒歸倉。
李保申家種植20畝小麥,端午節后開始小地塊小麥收割,按往年經驗看,4天左右就完成所有收割工作。從今年的情況看,李保申預計,6月8日即能完成大部分小麥收割工作,但由于收割進度要考慮麥田分布和收割機作業區域的因素,因而之后還會有一些小地塊小麥收割的掃尾工作。
朱師傅老家在滑縣西南方向的洛陽,其所在村莊的“三夏”收割來得更早一些。平時里朱師傅在北京從事貨運工作,夏收時趕回家收割小麥。受前段時間北京疫情反復影響,5月21日朱師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當時從北京返回老家需要隔離14天,會錯過麥收,雇人又會增加麥收成本。
6月7日,記者再次致電朱師傅,他表示在親戚的幫助下,自家小麥已經順利完成了機收工作。
為保障夏糧順利收獲,王甲云介紹,今年小麥主產區組建覆蓋到每個鄉鎮的應急搶收隊,如果發生疫情或者出現極端天氣,開展應急代收作業。
為降低疫情防控對夏糧收獲的影響,王甲云談到,在疫情封控區推廣地方探索的“群眾足不出戶、機手閉環管理,基層干部參與幫收代管”的有效做法,收割作業“一田一視頻”發給農戶、糧食裝袋“一戶一標記”運輸到家,讓封控在外地不能返鄉、封控在家不能下田的農戶也不用擔心麥子沒人收。
我國夏糧小麥主要靠機收,王甲云指出,目前全國小麥機收率超97%,黃淮海地區機收率超過99%,可以說農機是小麥收獲的主力軍。
農機手也是小麥機收的重要一環。鄧州位于洛陽向南兩百多公里的河南西南部,麥收時間更早,現在已基本完成夏糧收割工作。
鄧州市農機技術中心生產服務科科長王碩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今年鄧州的“三夏”的大面積收割期主要集中在5月28日-6月3日之間,目前掃尾工作已基本完成。據實際統計,今年“三夏”最高峰時鄧州需要近4300臺收割機,8500-9000名農機手。
王碩介紹,往年鄧州本地農機手和外地農機手人數大致相當,本地農機手略多。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外出務工的本地農機手無法及時趕回,外地農機手占比有所增加。
“三夏”大面積收割前,各地的農機手陸續趕往鄧州。由于擔心疫情反復和防疫政策變化,少部分農機手5月初即抵達鄧州。但整體來看,王碩表示,今年來鄧州跨區作業的農機手主要有兩批,第一批約是5月16日-24日從甘肅、內蒙古、河北和陜西趕來的農機手,第二批是5月25日-28日從湖北北上的農機手。
統籌疫情防控與跨區機收
疫情是今年跨區流動作業的農機手要面對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就前往鄧州的農機手而言,王碩談到,不了解疫情防控政策是農機手面臨的主要壓力,如擔心到鄧州就被隔離,或完成小麥機收工作之后被隔離,或受疫情影響不能前往其他地區作業。
“我們一直沒有對農機手進行隔離的政策,再加上今年鄧州這邊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較好,沒有疫情反復的情況出現,今年整個‘三夏’收割工作完成得比較緊湊和穩定,節奏比往年更快些。” 王碩說。
為統籌疫情防控和“三夏”機收工作,王碩表示,前往鄧州的農機手只要滿足48小時核酸、健康碼和行程碼“雙綠碼”和體溫正常的要求,下高速之后就不用隔離。在小麥收割作業過程中,對應鄉鎮有村組醫生每兩天對農機手進行一次上門核酸檢測服務,保證農機手不出現異常情況即可以持續作業。
此外,也有一些農機手擔心到了鄧州之后沒活干。對此,王碩表示,當地農機部門與鄉鎮進行協商,協助進行農機調配工作,引導農機手前往收割機較少的地方作業,進一步解決農機手的作業擔憂。
不僅鄧州,王甲云在前述發布會上也談到,今年“三夏”期間要對跨區作業人員提供核酸抗原檢測、屬地備案等“一站式服務”,確保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綠碼且體溫正常的跨區農機手能夠正常作業,對載有零配件的機收服務車輛同等對待。對核酸檢測結果超過48小時的農機手和農機車輛及配件承運司機,實行核酸抗原檢測“即采即走即追”管理,確保麥收作業不停頓。
農機也是“三夏”小麥收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據李保申介紹,其所在的村子有八九臺收割機,其中大部分是本村的收割機,也有三四臺從河北、東北趕來的機器。
為保障農機跨區轉運通暢,王甲云表示,要督促各地將農機及零配件納入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范圍,開通農機“綠色通道”,確保作業機具優先查驗、優先放行。
在李保申印象里,收割機損壞率與保養情況有關,保養較好則機器維修和配件更換率相對低,反之則維修和配件更換率更高。由于條件限制,村子里不提供機器維修和配件更換服務,要到鎮上進行機器維修和配件更換,但基本不涉及機器跨區維修問題。
受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農機作業費用有所增加。為降低油價上漲帶來的收割費貴問題,王甲云表示,“三夏”期間,小麥主產區普遍開設農機加油專用通道,開展“送油到田”服務,為農機手節省出更多作業時間,并實行農機加油專享優惠,各地優惠幅度普遍達到3%以上。
鄧州也推出了相應支持政策,如與中石化、中石油簽訂協議,提供優惠加油服務,建立流動加油站,提供送油上門服務等。另外,農機部門也制定了科學收割計劃等,防疫部門提供口罩、消暑用品、消毒用品等愛心禮包,為農機手和農機作業提供更多配套服務。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冬小麥1.67億畝,收獲進度達到55%,“三夏”麥收過半時間比去年提前2天。其中四川、湖北麥收已基本結束,安徽收獲進入掃尾階段,河南麥收進度過八成,江蘇進度過半,陜、魯、晉、冀即將進入收獲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