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政策利好之下,資本市場忽如一夜春風來,迎來久違的大漲。
9月24日央行等三部門聯手送出政策“大禮包”,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前召開并罕見部署經濟工作,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振,上證指數連續多日大幅上漲,五個交易日內連破2800、2900、3000、3100、3200、3300六大整數關口。
股市情緒高漲之余,年初持續高歌猛進的債市卻明顯剎車,30年期國債期貨一度創上市以來最大跌幅,目前已從年內高點116.00元跌至110元附近。從業內反饋來看,止盈情緒升溫疊加股市表現強勢壓制了債市多頭情緒。
央行多次提示的收益率上行風險也“照進現實”。記者從業內獲悉,有農商行金融市場部近日收到交易商協會問詢,內容是如何看待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2.3%的后續影響和演進方向。還有理財子人士告訴記者,上周五,央行要求公司報送產品凈值及贖回情況。此前有市場人士擔憂國債收益率上升會引發贖回負反饋,重現2022年“債災”行情。
Wind數據顯示,上周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最低的2.01%附近上行至2.24%左右,上行幅度超20BP,3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最低的2.14%附近上行至2.42%左右,上行幅度約30BP。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長債收益率有所回落,截至16:30,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報2.1575%,下行8.00bp,3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報2.3350%,下行8.25bp。
展望后市,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記者,近期推出的金融重磅政策對債市有一定影響,但具體還要看政策效應的大小。當前政策組合拳旨在在于擴大有效需求、推動價格溫和回升,即推動名義GDP回歸到實際GDP上方。如果政策目標能夠得到實現,將推動國債收益率繼續回升。國元證券宏觀首席楊為敩也告訴記者,債市長期跟貨幣政策和經濟基本面高度相關,股債蹺蹺板只是短期效應,后續還要重點關注經濟基本面的變化。
除了經濟的恢復情況,債券收益率能否繼續上行也要看債市贖回負反饋情況。所謂贖回負反饋,是指債券收益率上行引發銀行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凈值的下跌,從而導致資管產品份額被持有人贖回。為了應對贖回和止損,資管產品的管理人不得不處置其所持有的資產,該行為又會進一步導致債券收益率的上行。
招商證券固收首席張偉表示,目前來看長債上行風險整體可控。一方面,理財破凈率還偏低,居民和企業凈贖回壓力有限,債市杠桿率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銀行配置盤在8至9月保持謹慎,并未大幅加久期,本次調整之后銀行自營料會加大配置力度,從而起到穩定債市的效果。在他看來,負債穩定的機構可以逐步布局長債調整后的配置價值。
還有觀點認為,近期超預期的政策組合拳出臺,直指經濟需求不足現象,會增加優質資產的供給,也會緩解短期內資產荒現象。例如,如果采取發行特別國債融資,為六大國有銀行補充一級資本,可以增加債市安全資產的供給。此外,補充資本金后,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預計將進一步強化。
不過,伍超明告訴記者,考慮到我國中長期內經濟結構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的格局未變,資產荒難以得到根本性緩解。在他看來,我國近幾年出現資產荒現象,主要和四大深層次原因有關:一是我國處于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期,傳統行業投資回報率下降,新興行業的優質資產數量難以彌補傳統行業優質資產減少留下的缺口,優質資產稀缺不是短期現象,應該是常態;二是轉型期間經濟增速放緩,也導致優質資產生成速度減慢,市場上可投資的優質資產減少;三是化解金融風險的監管政策加強,也影響到資產的供給,如對影子銀行、表外業務等的規范,導致部分高風險資產被擠出市場;四是對優質資產配置需求并沒有減少,保險、養老基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機構投資者對優質資產的需求大幅增加。
伍超明還稱,展望未來,要真正走出當前國內需求不足、價格低迷困境,仍需財政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提供增量需求,啟動一個基于居民財富增長的消費需求擴張為核心的新循環。下一步,較大規模財政刺激或許正在路上。